Image

侯川| 甘肃的历史文化:开启文明先河,光照华夏历史

2021-11-20

甘肃的历史文化:

开启文明先河,光照华夏历史

文|侯川

近年来,甘肃多次引起了国人乃至海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例如:前几年庆阳市某学校女学生李奕奕因遭班主任老师猥亵而跳楼自杀,且跳楼前受到围观者的起哄与瞎闹;今年5月份发生的白银市景泰县马拉松事故;再就是眼下发生在兰州、张掖和天水等地的新冠疫情。甘肃作为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偏远而又贫穷落后的省份,因为上述原因而遭受外界广泛关注,说来真是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本文中笔者无意谈论这类让人尴尬又不快的事情,毕竟在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知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因为这类事情,外省人,尤其是东南发达地区的人们,恐怕更加深了对甘肃的负面印象。我想要在本文中谈的是,外省人对甘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甘肃到底有没有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赞叹、令人神往的东西呢?

清水县轩辕广场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若干年前,有一次我跟省内某公路建设公司的一位朋友一块喝茶闲聊,这位朋友说,有一年他出差去深圳,顺便给那边的一位朋友带了一箱天水出产的苹果。见面聊天的过程中,他这位朋友很自然地就说起了甘肃有多贫穷多落后的一些话题,同时也很快就问到了大人是不是真的骑骆驼上班、学生是不是真的骑毛驴上学等问题,弄得我这位朋友好一阵哭笑不得。最后当那个深圳人发现我朋友送的苹果又大又鲜又好看又好吃时,一再怪他不该买这么好的苹果,肯定很贵,并问是哪里出产的,还十分肯定地猜测说不是河南就是山东吧。我朋友实话实说,告诉他这就是甘肃天水出产的苹果。

这位深圳人听后大感惊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甘肃竟然还能出产这样好的苹果。

最后我朋友和这位深圳人告别,无意间发现他桌子上放有一本《读者》杂志,他随口问道:“你也看这本杂志?”这位深圳人答道,他平时可爱看这本杂志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不翻看几页就睡不着。我朋友就势告诉他,这本杂志就是甘肃兰州出版发行的。这下这位深圳人更是惊得半晌无语,表示他万万想不到,兰州还能办出这么好的杂志。

河西大漠

我在本文中特别要告诉外省人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域的人们,甘肃可不是除了偏远只有偏远,除了贫穷只有贫穷。

首先,大家要知道,甘肃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说起华夏文明,一般人都会脱口而出,上下五千年。然而,由于在甘肃省秦安县发现了大地湾文明遗址,华夏文明史直接由五千年上推到了八千年。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史不再是五千年,而是八千年。也不知那些一提起甘肃就鄙夷不屑的人们,是否到过甘肃省的大地湾文明遗址,是否听说过大地湾文明。

再有,中华民族的远祖女娲、伏羲、黄帝的诞生之地都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恐怕如今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的不是太多。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文史专家的考证,我作为一名甘肃人,明确而骄傲地告诉大家,女娲的诞生之地在甘肃省秦安县,伏羲的诞生之地在天水三阳川,黄帝的诞生之地在甘肃省清水县。今天,秦安县有古老的女娲祠,有女娲造人取水的龙井。麦积区的卦台山和秦州市区都有伏羲庙,清水县有轩辕谷遗址和新建的轩辕广场,每年,在天水市秦州区的伏羲庙都会举办大型的伏羲祭祀大典,在清水县的轩辕广场举办黄帝祭祀大典,在秦安县举办女娲祭祀活动。还有传说女娲与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在定西市安定区生下了女娲,所以每年在定西市安定区七台山也有祭祀女娲的大型活动。

麦积区卦台山

姜子牙兴周八百年,张良兴汉四百年,这二人成为封建社会历代文人士大夫崇拜敬仰的偶像。众所周知,周朝的礼乐教化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周朝的礼乐文化,孔子的思想及儒家学派会是什么样子。然而我要问一下外地的朋友,你们可否知道周朝从何而来?它的发祥地在哪里?我想,恐怕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周朝的发祥地就在甘肃的陇东一带地区。周朝的祖先后稷带领部族,发明农业,种植庄稼,正是在这一带地区。在今天的庆阳市庆城县,就有周祖陵,纪念周朝的创建者周文王、姜子牙及其他历代周天子。甘肃作家马步升有一篇《风雨周祖陵》的散文,写得饱满厚重,感情横溢,不了解周朝发祥地的读者朋友们不妨借助此文,去了解一下吧。

庆城县周祖陵

说起大秦帝国,那肯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秦国及统一后的秦王朝,有人不满于它的严刑峻法与暴虐无道,有人赞赏称道它的空前武功和统一业绩,见仁见智,这都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国及秦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代皆行秦政治,这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外地尤其是那些发达地区的人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知道,秦国又是从何而来?其发祥之地又在何处?

在商朝衰亡、周朝兴起的过程中,秦部族的首领、秦宗室的祖先嬴蜚镰、嬴恶来父子忠于纣王,保卫商朝,最后战死,随后秦部族被周武王从山东近海地区贬谪远徙到甘肃天水一带。正是从这里开始,秦国一步步发展崛起,不断东进,最后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作家王建兴撰写过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秦亭马鸣》,以文学的形式记录反映了秦国在甘肃天水一带艰苦创业、艰辛经营及不断发展壮大,直到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如今天水市有秦州区,有秦安县,诗圣杜甫有诗曰“秦州自古帝王州”,都可以看出历史的渊源。我们说,甘肃曾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挥剑决浮云:秦始皇

世易时移,新旧更替,中国历史经历两汉、魏晋时期,发展到唐代,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甘肃在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宗教、文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在两汉,武有李广、赵充国、黄甫嵩、张奂、段颎,文有王符、赵壹、张芝,等等,前者堪称国之柱石,后者名动天下,尤其王符的哲学思想与张芝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哲学与书法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不知有没有注意过,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中出现的甘肃人有哪些呢?据我所知,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特别著名的甘肃籍人就有董卓、杨阜、贾诩、韩遂、姜维等。董卓祸乱天下,尽人皆知,自不必说。杨阜在曹操手下为官,颇具远见卓识,早在官渡之战前,袁曹势力悬殊,但杨阜对曹操说,曹必胜,袁必败,后果如其言。贾诩足智多谋,洞悉人心,洞查毫微,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建功无数,被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称为三国时期最有智慧的人物。

飞将军李广

在晋代五胡乱华时期,甘肃的河西地区前后建立过五凉政权,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甘肃河西地区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教育也出现了兴盛的局面,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士人,负箧携家,不远千里来到河西地区。这些文人学者的到来,把中华民族先进的思想文化也带到了河西。用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说,甘肃河西地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储存地。北魏时期,甘肃酒泉的敦煌莫高窟业已建成。现在,敦煌莫高窟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奇迹。

近年来,甘肃武威籍作家徐兆寿教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面深入而又细致入微地研究甘肃本土尤其是以武威为中心的河西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基于丝绸之路而形成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带领学生制作了《话说五凉》的微视频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另外,他还有长篇历史小说《鸠摩罗什》与散文集《西行悟道》等著作公开出版发行。多年来,徐兆寿以问道者也是弘道者的心胸与情怀,心系家乡,胸怀天下,大力宣传甘肃本土的历史文化,追寻宏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鼓与呼,令人感佩不已。

凉州皇娘娘台

在三国后期及西晋初年,甘肃平凉的灵台县(当时名“朝那”。笔者)还出了一位大医学家黄甫谧。他的医学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针灸学史上,黄甫谧占有崇高的学术地位,被后世誉为“针灸鼻祖”。除此之外,黄甫谧还著有《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在文学史上也负有盛名。在今天的灵台县,建有黄甫谧纪念陵园,内有黄甫谧塑像。陵园静穆,圣像高古,不断吸引着远近游客前来观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经过长期的战乱与动荡,中国历史终于发展到了隋唐大一统的时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兴盛的朝代,尤其是盛唐,堪称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那时各行各业均出现了全面兴盛的局面。那么,唐朝的最高统治集团从何而来?其渊源又在哪里?整个唐代,甘肃又是怎样一种状况?

风尘三尺剑——唐太宗李世民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唐高祖李渊的祖上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国主李暠。也有说李渊、李世民是李广之后的,有兴趣的朋友或可去考证一番。初唐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被称为关陇集团,原因正在这里。光耀千秋的盛唐,正是发端于甘肃。

唐代功勋卓著的甘肃籍武将,有李孝恭、张议潮、李愬、李晟等等,张议潮起义归唐,为大唐帝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家喻户晓。唐代甘肃籍文臣,牛仙客、牛僧孺皆位至宰相,且均以清正廉明著称。

说起唐朝,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唐诗。伟大诗人李白虽然不是出生于甘肃,也未曾在甘肃生活过,但他的祖籍是甘肃省秦安县,李白一生都自称是“陇西成纪”人,即今之甘肃秦安。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李益,甘肃武威人。李益以边塞诗作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诗仙李太白

小说发展到唐代,被称为“传奇”。鲁迅先生说过,小说至唐代而一变。说明在唐代,小说已成为相当成熟的文学体裁。唐代小说的大家名流,绝大多数都是甘肃人,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牛僧孺等,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传奇作品,“南柯一梦”或“黄粱美梦”的故事,柳毅与小龙女的爱情故事,至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

可以肯定地说,在大唐帝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甘肃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唐的荣光,有甘肃人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以后,由于中国政治中心东移,或南迁、北迁,甘肃在漫长的历史风尘中,愈益边缘,愈益沉寂。尽管如此,宋代还是涌现出了著名的庄浪籍抗金名将吴璘吴玠兄弟及天水籍张俊、静宁籍刘锜等,南宋最后一位杰出的词人张炎,亦是甘肃天水人。清朝前期,永登籍岳钟琪堪称一代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晚清甘肃秦安籍安维峻、皋兰籍吴可读都以直言敢谏著称,都是当时名震朝野的敢谏之臣,且在文化教育方面颇多建树。

“五四时期”冲破大学“女禁”第一人——邓春兰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兰州某小学教师邓春兰女士致信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报界人士,即《春兰上蔡校长书》《请报界诸先生转全国女子中学毕业暨高等小学毕业诸位同志书》,吁请大学男女同校同学,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1919年7月26日,邓春兰一行乘坐羊皮筏子沿河而下,赴京求学。她在《晋京旅行记》文中写道:“余等此行,历时三旬,计程数千里,困苦艰难,备尝之矣。且今后世界的日新月异,吾辈女子复岂以常处闺闼,以自放弃其责任耶?故此当振我精神,致力于学术,以为服务社会之备,岂不快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邓春兰呼平等,倡自由,第一个喊出了全国广大妇女的心声,带头冲破了大学女禁,为争取妇女同男子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而呼号奔走,其思想与行为是何等豪迈!

在现当代,以偏远之地域、干旱之气候、艰苦之条件,甘肃人依然不甘人后,在各行业各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抗战时期,甘肃是重要的后方基地,尤其是玉门的石油以及苏联援助物资输送到前方的必经之地,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在人力与物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

1949年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玉门的石油、白银的稀土、金昌的镍、靖远及海石湾的煤,等等吧,支援国家工农业经济建设,真正功不可没。须知当年白银的稀土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稀土公司,近年在陇南还发现了金矿,据可靠消息,同样是亚洲储量最大的金矿。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是举世瞩目,在国家科技及国防安全方面起着定海神针般的巨大作用。

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崆峒山道教文化遗址、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等等,举世闻名,无不享有世界性声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甘肃省委宣传部长吴坚的关心、指导及统一协调下,《丝路花雨》创作组完成了文学剧本,随后甘肃省歌舞剧院排练完成了该部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舞剧取材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塑造了画工神笔张与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丝路花雨》曾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近年来由秦川导演制作的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记录片以及记录片《河西走廊》、舞剧《大梦敦煌》等,真实地记录反映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文化,生动地呈现了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地理风貌与文化习俗,充分再现了古代甘肃先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品格,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方面,甘肃人同样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文联主办的《飞天》文学杂志开辟了“大学生诗苑”,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推动了当代新诗创作的交流、进步与发展。1982年4月创刊于兰州的《当代文艺思潮》是一份影响较大,很有特色的文学批评期刊。该刊以其“研究当代文艺思潮、追踪文艺发展趋 势、开拓文艺研究领域、革新文艺研究方法”的办刊宗旨与实践,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文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

在新时期,邵振国《麦客》、杨显惠《这一片大海滩》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王家达、娜夜、叶舟、弋舟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从甘肃天水走出去的雷达,文化学养深厚,文学直觉敏锐,引领当代文学批评数十年,堪称当代文学评论界的巨擘。通渭籍学者、教授杨光祖近年在文学批评界异锋突起,凭借敏锐的文学直觉,以深邃的洞见力、明晰的鉴别力及敢于直面、大胆批判的勇气与精神,活跃在国内文学批评界的前沿。

天水籍著名诗人、作家与学者王若冰先生所著《渭河传》被称为他的文化散文系列“大秦岭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该书部分内容广泛记录了渭河流域甘肃段的地理、物事及民风民俗,真实反映了渭河流域历代甘肃人民的生活、文化及精神风貌。《渭河传》以给山河大地立传的形式,试图勾勒渭河孕育、养育沿河流域各民族人民,以及各民族人民不断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脉络,力求清晰地追述渭河古老身世,更多力图用一种文化与文学交汇融合的眼光对一些早有定论,或者人们已经习惯以某种固定模式审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状表达出作者自己的言说和感受。

《渭河传》是一部史诗般的长篇文化散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秦岭,以诗人的眼光审视渭河,用散文的笔法将渭河文化精神予以诗意化的呈现。《渭河传》充分展示了生生不息、博大深厚、坚毅仁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

泱泱华夏,悠悠历史,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甘肃各族人民不畏艰难困苦,敢为人先,勇于奋进,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伟绩,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我们完全可以说,甘肃的历史文化,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甘肃的历史文化,永远光照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

黄河远上白云间

最后,请让我以最近填写的与甘肃有关的几首词收束全文:

八声甘州·咏甘肃

望苍茫陇地倚昆仑,大河悠悠。惯风沙迎面,荒山叠障,白日当头。自古长年苦旱,百事武争休。唯有昏黄月,独照钟楼。

谁与登临怀想,忆汉唐故事,古道丝绸。叹交通方便,片刻不驻留。更飞机惊天动地,闯八方、赢利昔人羞。还归去,煮茶闲坐,消却清愁!

满江红·兰州

叠障重峦,荒烟处、高楼成片。举目望、两山相峙,大河一线。白塔山周青树绕,五泉园内百花绽。到如今、高铁通天下,农商善。

汉唐盛,输丝绢。高僧众,传经卷。念古城悠久,几多争战。正是百行南北旺,一时瘟疫东西现。守成规、携侣诵诗书,心难倦。

莺啼序·甘肃文坛忆旧

时光恰如逝水,忆文坛旧事。陇西县、遇马青山,难忘文艺福地。春阳媚、轻寒在,食堂腊肉香冲鼻。昔侯川、懵懂教书,满心浮志。

教院三年,日日纵酒,偶舞文缀字。夜深处、诵读诗词,紫荆最是合意。做媒人、逍遥十日,戏掀牛、无甚疲累。内官营,沃土乌龙,山川苍翠。

星移斗转,调动兰州,上班实不易。写小说、妄谈文学,试办刊物,引路高平,忘年情谊。牛田才气,闻名遐迩,为人厚道终成器,念曾经、把盏东乡醉。严家英秀,雪原激荡魂灵,纤笔抒写完备。

西师讨论,宾馆聆听,赞雷彭大智。尤敬佩:文评光祖,问道兆寿,马氏宏深,永康奇异。张兄幽雅,元中真率,扎西唐王聚酒馆,论才情、创作皆纯粹。闲来最忆杨氏,力著三部,断魂血记!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