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对昭化寺壁画的再认识

2021-11-24

据文旅张家口:

内容摘要

1、明代社会宣传的黑板报;2、明代统战工作的故事会;3、明代民间绘画的精品展。

近日,陪同省领导参观怀安县昭化寺壁画。壁画为水陆画,内容多为宗教人物故事,儒释道都有。领导问及壁画人物故事的时候,在场及随行人员,无一能详解。我作为一名本市的文物工作者,亦不能答,心中深感惭愧。

我研究文明起源,对于宗教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曾关注过一点相关的东西。如水陆画这种供奉的宗教人物组画,看过一些,但只是零零碎碎认知。眼前壁画上花花绿绿、衣袂飘飘菩萨道士,到底是干什么的,说不上来,有点不服。为此,我费了些周折,从省文物局古建研究院找到了《昭化寺》一书,后来通过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又找到《故城寺壁画》。把这两本书的图片释文对照揣摩,仔细品味,对于昭化寺壁画内容虽然有一些了解,但觉得47幅画中的610多人一时也难以吃透,争取尽快熟悉吧。

《昭化寺》书中收录了徐平芳、谢飞等专家的文章,对昭化寺壁画作了高度评价和深度解读,读后受益匪浅。对于壁画的内容和艺术成就,专家已经有结论,我不敢妄言。但对于明代宗教场所水陆画的形式,结合工作体会,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水陆画是明代社会宣传的黑板报。

思想政治的宣传工作,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宣传手段。今天有网络微信、抖音快手,我们过去常用的宣传手段还有大喇叭、黑板报。特别是黑板报这种形式,不仅学校有、农村街头有、工厂车间有,而且车站码头、集贸市场也有。凡是人多的地方,随处可见。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接地气、效果好。没想到明代,也有这种宣传方式。过去的庙观是个热闹去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馆,是个公共文化场所。在这里搞点宣传,事半功倍。从《敕赐昭化寺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佛法东传,肇干后汉,历代咸尊,华夷靡间。塞北藩镇,曰惟怀安,昔建梵刹,化导愚顽。”其壁画也是劝恶扬善、传播正能量,与我们今天的黑板报如出一辙。

二、水陆画是明代统战工作的故事会。

明初怀安县隶属京师兴和府,后改属山西大同府。洪武三年,被鞑靼占领,后又被明军收复。为此,县境内人口混杂,既有北方少数民族,又有内地移民来的汉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为此,做好民族宗教的统战工作,是朝廷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的当务之急。事实上,明朝初年这方面工作也做得非常好。从昭化寺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群和睦相处的局面。昭化寺大雄宝殿水陆画,绘制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内容包含儒、释、道三教,属于佛教系统的有佛、菩萨、罗汉、诸明王、诸天、天龙八部等;属于道教系统的有四渎五岳、日月星辰、真君大帝等;属于儒教系统的有君臣父子、文武官僚、孝子烈女等。另有佛道混合成分的如诸龙神、十殿阎王、六道轮回等。人物造型各有千秋,故事内容引人入胜。形成了“三教人物同居一室、蒙汉信众共拜诸神”的和谐局面。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一段佳话。

三、水陆画是明代民间绘画的精品展。

宋代以后,随着以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的出现,士大夫、文人画家不屑于壁画的创造,逐渐退出了壁画创作的舞台,寺观壁画多为民间画师所绘。这些民间画师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由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民间,对当时的社会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对生活也有着丰富的体验,最善于表现他们熟悉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创作出了许多举世罕见、精美绝伦的壁画。昭化寺壁画便是一例。如西壁上层的“十二元辰星君等众”,表现了十二生肖驾云遨游于天空的情景。其中前排左二的红脸黑须老者(肖兔)头戴五梁冠,双手执笏板,正向身右的白面长须者(肖龙)诉说什么,而对方右手持笏板,左手食、拇指捻须,低眉作沉思状。画中诉说者侧首倾身的急切神态和听者低眉捻须的沉思,表现得惟妙惟肖,跃然壁上。这些壁画既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的珍贵资料,又是人物画的精品力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水陆画是佛教举办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组画,始于唐末,兴盛于宋、元、明,初为轴幅,金代已开始绘于寺壁,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宣传教化、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功能,在今天仍然有参考借鉴作用。昭化寺水陆画是奇葩中的精品,应该加强保护、合理利用。

排版:文旅张家口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