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游:当代中国绘画展”——周林生

2021-11-25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日—10日

展览地点: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杜里尼伯爵宫殿)

前言

“游”,来源于庄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即指忘掉绘画技巧与思想,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作品本身之中,“游于艺”,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实现极大的身心自由,“游”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时,“游”的另一层含意是指漫步在世界艺术之林,吸收他者的文明养分以使自身的精神内蕴更为丰厚。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尤其是油画,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同时在自身的文化习惯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及至当下,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视觉语言与西方艺术融合接轨的同时,逐渐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特质与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当然,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导致在作品的指向上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所形成的轨迹,以及和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对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和借鉴的路径。

因此,“游:当代中国绘画展”系统梳理当下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文艺复兴的重镇呈现给意大利公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不仅是让当代中国绘画穿越时空致敬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大师;并且是和意大利当代艺术展开交流与对话,让意大利民众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以及深入观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样态。

本次展览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意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夏风》布面油彩 45×53cm

风景的文心(摘录)

成佩 |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美术史论家

周林生先生在素描上下过功夫,,有很好的造型能力。后来偏爱风景, 持之以恒地坚持风景写生。促使他专业上走向成熟的契机,是源于他有幸遇见了1972年文革结束后由赵友萍、李天祥、闻立鹏、杜键、苏高礼、李化吉等先生在河北满城组织的一个热身写生组,二十几天与这些先生朝夕相处,白天一起画画,晚上在灯下和月下聆听指教,以后又不断携画赴各位先生家中求教。及至1983年入中央美院进修,这十几年中,在完成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先生逐渐进入了对艺术本体的思考和追求。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期间,周林生先生承担了《中国美术全集》多卷的辑编工作,曾任《中国艺术》杂志执行主编, 曾受台湾锦绣出版社委托主编《中国名画赏析》(5卷), 所接触的皆古今名家名作, 耳濡目染, 眼界自然会跟着提高; 而且先生有厚实的文学功底, 近几年由作家出版社等连续出版了六本长篇小说和长篇童话,文学的沃土必然滋养他的美术之苗。都说“功夫在画外”, 画家到了一定的时候, 光靠熟练的技巧是上不去的, 临阵磨枪读几本书也不解决问题, 必须长期浸泡在经典中, 那画才会有书卷气; 还有第三个因素: 先生为人低调, 做事踏实,待人诚恳,不图虚荣, 更不会表演作秀, 是一个沉潜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却活跃而且热烈, 是那种艺术气质很强的人。 常说“画如其人”,先要铸造画家的人品和人格, 画出来的画才会有品位, 这话不假。

《幽谷》布面油彩 53×66cm 2006年

所以, 周林生先生画风景, 就不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不会满足于把对象画像了。他的风景,直指“文心”。面对景物他不仅要传达出对象生动传神的一面, 还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上的激动, 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需要适度改变眼前的景物,让画面呈现出心中的景物。用先生的话说: “出自内心的, 才能进入内心。”细细品读他的画,多有浓烈的情感, 里边藏着鲜活的灵魂。

譬如《幽谷》,在峡谷里昏暗的光线下,山是黑的,地是黑的,石头是黑的。只有反射天光的水是白的;滿谷嫩绿的垂柳和一团灰暗的湿云是黑和白之间的过度。作者将乱糟糟的峡谷归纳成单纯的物象和色块,笼罩着绿蒙蒙的光,清楚地体现了一个“幽”字,传达出一种荒凉寂寞的心情。同时,画家借助起稿时松节油流淌的“屋漏痕”,不仅有倒影摇曳的生动感,还让内心造成颤动和带泪的感党。好的风景,既状物又传神又抒情。

《同里之晨》布面油彩 46×65cm 2006年

《磨西古镇(一)》布面油彩 46×65cm 2013年

《夏风》《归途》和《惊蛰》,都将景物作了高度提练和概括,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某种精神和情感, 带有象征意味。《惊蛰》中铅一般沉重的云团,横涂竖抹,激情澎湃的辽阔大地,如箭一般向远方射去的奔马,无不诉说着改革开放之初,先生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抱负和激情;《夏风》则平缓了许多。树、野草和铅云在风中涌动,红色土路伸向远方。虽然仍有激情,仍有远方,大地仍然生机勃勃,但已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凄美,透着些许伤感;《归途》中的马的身姿、步履、神态,都准确地体现了作者需要表达的心情和情感:孤独和寂寥,还有一份释然、闲适和无累的欢愉。画中辽阔的大地,淡淡的阳光,都恰如其分地衬托了这分孤独感和欢愉感。我似乎觉得,这三幅画是先生三个年龄段的生命写照。

《木兰围场》布面油彩 50×40cm

《北方的云》布面油彩 130×192cm 2017年

风景画中的文学性和抒情性, 无疑是周林生先生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回溯他的艺术轨迹,实在是因为文学和绘画的双重力量在他心底扎根太深,源远流长。

还有一些画,没有太多的文学属性, 更倾向于视觉表现性。如《钢铁年代》,表现上世纪70年代的钢铁厂,虽是风景画,却准确地把握住了那个既贫穷落后,又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创业年代; 在四川磨西古镇画的一些写生, 均属此类佳品。由于先生具有细腻敏感的情思, 敏锐地捕捉对象特征和内心感受的能力,使这些画显得驾轻就熟,于横涂竖抹中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鱼戏莲》布面油彩 62×60cm

《右玉写生》布面油彩 38×54cm 2018年

艺术家简介

周林生

湖南湘乡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曾任该社古典、期刊编辑室主任和《中国艺术》杂志执行主编。

2002年退休,应台湾锦绣出版社邀请主编《中国名画赏析》(共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和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分别出版简体字版和英文版)。应岭南美术出版社邀请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演具卷》。应贵州美术出版社邀请参与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版画卷》。编辑《中国美术全集》多卷,获国家图书奖多项。

主攻油画风景,美术作品曾在国内多地和美国IOWA Des Moines展出,《苹果与火山》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被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011年应俄罗斯画廊邀请主办个人小型油画展。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周林生特辑》(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著长篇童话《猪往前拱》《天坑动物恩仇录》《一个动物王朝的覆亡》(作家出版社2016年出版)、长篇童话《纸人国》(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出版),童话《天使埃男》(未出版),长篇小说《儒匪》(青岛出版社2017年出版) ,长篇小说《画家村》(作家出版社2021年出版);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图騰祭》(《电影文学》1998)和一些美术论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