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木雕楼船背后 是广州悠久的外贸传统

2021-11-26

广式木雕素来以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的风格著称。

广州博物馆五层楼展厅中收藏着一件曾为宫廷贡品的清代紫檀嵌珐琅雕塑人物楼船。明亮的黄色灯光洒在船上,在静谧幽深的展厅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件展品曾是清宫的贡品,不仅代表了广式雕刻的尖端水准,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贵重物料”进口的故事。

这件楼船船身由紫檀雕刻而成,屋檐、窗底等部件镶嵌珐琅。楼船呈三级台阶式造型。船底海浪纹,象征正在扬帆海上,长风万里。船身饰珐琅双龙戏珠图案。船身第一层饰有6个人物雕像,有老有少,有肥有瘦,均手持船桨环立四周,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间立有一紫檀牌坊,牌坊底部饰有珐琅。牌坊内侧置一楼梯,沿楼梯可上至二层。第二层也是6个人物雕像,其中一个为献寿童子,手持寿桃,正向一位贵妇人祝寿。中间立一插座,可插宫灯,宫灯四角饰有珊瑚流苏珠串,由龙首衔着。第三层是珐琅顶四面雕窗楼阁,楼阁四角挂有铃铛。从船上雕刻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推断,多半是一户大户之家的出行。

广州博物馆的展词如是评价这艘紫檀木雕楼船的意义:“清代广州工匠不但善于使用本地材料自主创作,更善于对进口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

唐朝诗人王建有“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的名句,可见在当时社会上对紫檀的评价已经很高。但目前没有发现唐代以前使用紫檀木的记录。明代紫檀开始广泛使用。明朝政府大量派官赴南洋采办贵重木材,包括紫檀。紫檀家具在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即康雍乾三朝发展到巅峰时期,订单多来自宫廷及达官贵人,许多文人参与设计制作, 并由全国手艺最高超的广州、苏州工匠作为主力完成,故而出现了一大批工艺水平和艺术品格都极高的精品。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曾玲玲指出,经由广州港的各种贵重物料的进口,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到唐代,市舶贸易繁盛,“珍异之货”云集羊城。元大德八年(1304)纂辑的《南海志》将舶货分为八类:宝物、布匹、香货、药物、诸木、皮货、牛蹄角、杂物,共71种,可见其丰富。这些“舶来之物”是稳定的原材料来源,能够保证广州口岸为基地的工匠持续、长期地钻研自己的技艺,完善某一门类的技术体系和艺术语言,同时有利于形成长期有效的商品产业链。

曾玲玲指出,当时这些原材料的进口国主要是安南、占城、真腊、爪哇、暹罗、苏门答腊、锡兰、苏禄、渤泥、满剌加等南海诸国。这些古国所在的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群岛、泰国、锡兰、菲律宾群岛、文莱、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国家和地区。西亚及非洲一些国家也生产类似的物料,曾来华朝贡。此外还有通过葡萄牙人等欧洲人之手经广州港进入的。比如有学者记载:“1578年,葡萄牙人将其200-600吨甚至800吨的商船溯江而上开到广州。这些大船运来欧洲的毛织品、印度的琥珀、珊瑚和象牙;印度群岛的檀香木、白银、香料等。”

这种建立在广阔的航海网络中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结果:首先,以明清时期广州口岸为纽带,形成了原材料市场-进口和生产基地-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商品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广州是枢纽,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以海外贸易为连接,广州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和销售被纳入了全球化贸易的网络。第二,广州口岸的手工行业集原材料切割-设计-生产-再加工于一体,实现了物料、技术、工艺、人员的资源整合。第三,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岭南工艺,既继承了传统技艺,又因应不同市场的需求不断创新求变,无论是技术还是设计风格、造型等,不拘一格,中西合璧,最终形成了岭南特色,成为国内工艺市场的新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