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女作家”陈慧:逃不出生活的蛋壳,就把它过得更滋味
11月初的浙东小镇,天光未露时,已有了些冬日的寒气。
清晨五点,陈慧就着醋浸的皮蛋,简单吃了碗热粥,套上红色的格子围巾,戴上露出半截手指的手套,就准备出摊了。
她的小推车在菜场一边摆定时,这条小镇上最热闹的街道还没有苏醒。早点铺子里的锅炉刚刚升腾起白色的水汽,远处偶尔传来报晓的鸡啼鸟鸣。
但很快,相熟的邻里乡亲就叫着昵称来找她买东西,一个忙碌的上午便这样开始了。
虽然不时有媒体的造访与邀约,但陈慧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因为出书、出名被打破。她不认同对自己“作家”的称呼,依然坚持在菜场中谋生活,做着一个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她说,“生活给了我这样一个蛋壳,我跑不出蛋壳外面了,所以我只能在里面把蛋黄蛋清做的稍微比别人美味一点。”
“人生突然拐了个弯”
陈慧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小摊贩。
二十六岁以前,她一直在家乡江苏如皋生活。她对童年的回忆是“丰沛”而“美好”的。善良淳朴的养父母、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以及性格鲜明的村人邻居,都是她后来最常回忆以及书写的对象。
陈慧的阅读生涯也正是在那时候开启的。她还记得,早年在养父家开的磨坊里,有位爱看书的帮工,时不时会带上几本书来,她也就跟着一道翻看。从《山海经》到武侠小说,她的阅读驳杂而丰富。在村里孩子都疯玩的星期天,她常常一个人静坐在屋檐下看书,一看就是大半天。
中考时,因为一分之差,陈慧进入一所职业高中学习服装设计。高中毕业之后,她跟随着一个老裁缝练了练手,随后就在家附近开了一间自己的缝纫店。
就在一切正要展开之时,陈慧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她的裁缝事业因此终止。
“就好像走着走着突然拐了一个弯。我只能顺着生活给我的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生病那一年,听说浙江山水条件优越,为了更好的休养身心,陈慧跟着嫁在浙江的阿姨第一次来到余姚。后来,陈慧也嫁到了余姚。
在浙江正式生活的第一年,她曾在菜市场附近开了一间百货小店,门口摆放着从老家带来的缝纫机,在开店的同时偶尔接一些缝补的活儿贴补家用。一年后,店铺因为陈慧怀孕而关了门。儿子出生后,迫于生活的压力,陈慧又再度“复出”,在菜场里摆起了地摊。
“一开始摆摊的时候很难的,凌晨从弄堂里出来有狗追着害怕,做生意方言也说不流利,有时候在路上就会掉眼泪。后来学着别人自己做了小推车卖货,要克服心理上的关卡,开头那一两年其实很不舒服的。”陈慧回忆,“但为了谋生没办法,生活最大,也就克服下来了。”
“写作是我的拐杖”
陈慧也没想过成为“作家”。
成为小摊贩后,她有了相对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早年儿子还小时,她一边摆地摊,一边看管孩子,在夜晚忙碌的空隙里见缝插针地读些杂志。
等到儿子进了幼儿园,下午的时间就都空了出来。正好当时家中又添置了一台电脑,没有其他爱好又独在异乡的陈慧便想着,借写东西排遣自己的心情。
一开始,陈慧写东西没有章法,不讲标点符号,也没有主题,几句话就成了篇,大多以抒发自己的感受为主。那时候婚姻不顺的她,也在写作里表达对爱情的向往。现在再回看时,她总是皱着眉头,严格地对当时的“无病呻吟”进行批判。
后来,她开始把自己身边的故事写成文章,内容也不固定,有时候是回忆童年往事,有时候是写听来的特别故事,有时候也写一些生活趣事、菜场见闻。
“我在菜市场卖东西,旁边有人在聊天,突然说到一件事情,我觉得还不错的,可能会把它记下来,然后去构思人物的时候,把这个细节加进去。”直到现在,在陈慧的小推车上,还常常存放着一些废旧的纸盒外皮,做生意闲暇的时候,或是有灵感的时候,她总不忘在那上面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偶然的一次机会,余姚当地作家沈春儿发掘了陈慧的写作才华,并将陈慧的文章推荐给了余姚文联。机缘巧合之下,陈慧出版了第一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这本书中,有不少文章来自陈慧早年写就的对故乡人物的回忆。在陈慧的图书编辑苗梁婕看来,这些粗糙的人生故事里都折射着普通人的韧性与温度。
“写作是我的拐杖。每当我觉得日子过得很艰难又无可诉说的时候,我就通过文学来疏导一下自己,我觉得写作最大的用处就是让我获得内心的安宁,我写东西首先是自己渡自己。”
“生活才是最高的”
陈慧一直说,自己是个很“现实务实”的人。
她不太认同大家称呼她为“作家”。在她看来,“作家是个很大的词,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人,比如作家莫言。”而她只是一个认真在过着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她不介意别人在“作家”名号前冠以“野生”来形容她,“有人说野生是一种不尊重,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他们对我的认可。野生的东西现在多珍惜,那代表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她始终喜欢菜场的新鲜生脆。她一直强调,在菜场谋生才是她的主业,写作只是她的副业。上一回,因为脚伤休养在家十几天,她觉得“难受极了”,还是要在菜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才能不脱离生活的写作。
因为她渐响的名气,常有外地的文友专程跑来向她取经如何出书,但她却总要跟他们强调生活的重要。“我始终认为生活才是最高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你生活上的角色完成好了吗?比如我,我不光是我陈慧,我还是一个母亲,还是我父母的女儿。我首先把生活过好,我有一个17岁的儿子,我要让儿子知道妈妈是一个很努力在生活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他是我身边最近的人。”
采访结束的那天,是陈慧儿子例行回家的周六。第二天,他又要返程去学校。摆摊结束时,陈慧对周围人再三嘱托,“明天我要晚点来,因为我还要送儿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