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潮汕祠堂文化的历史渊源

2021-12-01

潮汕人历来重视修筑祠堂,因为祠堂代表着一个姓氏宗族的精神表征。潮汕地区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因此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不论规模大小,均各建筑有祖祠、宗庙。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

潮人建祠历史悠久。明《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庙》云:“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宋咸平二年,陈文惠公倅潮,立公祠于州治之后。”

可见,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已有祠堂出现,不过那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愈莅潮时的政绩,而建祠以祭之。

宋元以后,潮汕一些有一定官衔品位的贵族也设立祠堂追祀先祖,于是潮汕便出现了“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许建造祠堂的。

至明中叶以后,朝廷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便兴盛起来,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潮安磷溪的丁宦大宗祠,沙溪的名宦宗庙和刘氏家庙,饶平大埕的黄氏家庙,揭阳东门郭厝祠堂等便是在这一时期兴建起来的。

至清代,潮人建祠之风更盛,出现了“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清嘉庆《澄海县志》)。

清后期,还出现了一些华侨致富之后,回乡建祠,“怀报祖德”。闻名海内外的从熙公祠,便是由旅马柔佛华侨陈旭年汇巨资兴建的。

民国时期,各宗族为加强宗族团结,展示门风显赫,人材兴盛,也纷纷修建了一批祠堂。

汕头这个1861年才开埠的新兴城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市区就建有二十多间大宗祠。建国后,潮汕各宗族新建祠堂虽少,但近20多年来,重修祠堂之风又渐盛起来。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灰雕等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欣赏价值。

潮州市区的己略黄公祠、潮安彩塘的从熙公祠和澄海莲阳乡的孝天公祠,为潮汕较著名祠堂建筑精品。祠堂的匾额、石刻对联、碑刻等字,大多出自名家之手,诸体应有尽有。

如澄海隆都陇美乡的“黄氏家第”出自明代潮州文状元林大钦之手;饶平大埕乡黄氏家庙,匾额“当代龙门”为明代潮州书法名家吴殿邦所写;潮安庵埠官路村的“张氏家庙”四字墨宝,出自明代乒部尚书翁万达之手;潮南胪岗埔尾村的“睦堂祖祠”门匾,为清末民国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题;揭阳地都枫美乡的腾晖公祠,前壁镌刻七律四首,为清末揭阳著阳诗人和书法家谢应龙所题。

这些名人题写的祠堂书法石刻,既为当地增添文化气息,提升知名度,也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欣赏和学习的好去处,而且对于地方史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