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锁南中学校长王天明(左二)带领教师入户动员劝返学生。崔鹏 供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承载着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发展的希望,也承载着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州锁南中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直面问题、压实责任、合力推进,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深入学生家庭,劝返辍学学生
我校全体教师多次利用周末走村入户,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动员不稳定学生按时到校上课。每一次家访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用双脚丈量山沟沟,也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切身体会到学生翻山越岭上学的艰辛,教师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七(1)班女生牟某某,品学兼优,但本学期开学后未能按时入学,老师们特别着急,多次给家长打电话,但家长总是以家庭困难为由拒绝送孩子上学。经家访得知,她不能来上学并不是由于家庭贫困,而是她的父亲觉得女孩年龄大了,如果再送去学校读书会受到邻居嘲笑。教师耐心细致地劝导牟某某的父亲,孩子只有到学校上学,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出路,过上幸福的生活,否则还是会和东乡普通妇女一样,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导下,牟某某的父亲终于答应送孩子上学。牟某某背上书包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并给班主任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表达了感激之情。
通过家访活动,我们真正体会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深刻认识到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抓手,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抓教育就是抓脱贫。虽然劝返辍学学生有时困难重重,家长不理解,但是只要坚持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实施控辍保学“双帮双辅”计划
我校学生大多数为寄宿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足,为了让这些孩子留得住、学得好,对学校有认同感,学校在与教师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实施了“双帮双辅”计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承包”学生的学业,并在生活上给予关怀,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在本班遴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扶不稳定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不稳定学生尽快融入班级。
我们还要求所有教师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语言有“温度”。对学生说话要温文尔雅,要把关心、尊重、激励、安慰的话挂在嘴边,不说呵斥、挖苦、嘲讽的话。二是神态有“温度”。要经常对学生微笑,眉宇间投射出对学生的爱,让学生受到鼓励、获得力量。三是动作“有温度”。一颦一笑是师爱,举手投足皆教育。教师帮学生掸去身上的尘土,理一理书角的翘页,在作业本上画上可爱的笑脸,在课堂上竖起大拇指,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到温暖。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温暖之举,我们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热情。每个学困生的未来都关乎一个家庭能否摆脱贫困。我们通过自己的爱心让学生好学乐学,最大程度挖掘学生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他们走出大山奠定基础。
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典诵读、感恩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了篮球、足球、舞蹈、音乐、合唱、美术、棋类等2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参与率达到100%。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成为关爱学困生、培养学生品德的德育主阵地,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了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多方面兴趣,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特别是我们将少年宫建设与高中特色招生相结合,使一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看到了进入高中学习的希望,有助于他们成长,助推了控辍保学工作。
(锁南中学学生参加乡村 学校少年宫美术兴趣小组活 动。崔鹏 供图)
对接社会力量,助力教育脱贫
我校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发展和控辍保学工作中来。本学期,甘肃省兰州市九十九中学等学校为我校捐赠了上千册图书,福建省厦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为我校30名建档立卡贫困生每人捐赠了500元。厦门市金尚中学不仅捐赠了图书,而且对我校七年级11名学生进行资助。中石化投入资金,把我校学生公寓楼翻修一新。还有很多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助学,表达了自己的爱心。社会各界的扶贫力量,让贫困学生不再因家庭困难无法入学,也让我校教师深受鼓舞。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诱发心理障碍。在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养成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乡村教育既平凡又伟大,它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给乡村孩子一个圆梦的机会,让他们不再重复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走出大山,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作者:王天明,单位: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锁南中学,《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7-8期)
作者:王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