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爱书法,爱历史,爱“跑题

Image 2020-08-22

每学期期末,班主任写评语是头等大事。作为老师送给孩子们的寄语,可能一个学期孩子们才有机会得到班主任如此正式的一份“墨宝”吧。我异想天开地尝试用小楷书写每学期的评语。没想到,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份精致的小楷手书评语,就这样搭起了家校间信任的桥梁。

今年疫情居家期间,许多人都说快憋疯了,我却过得格外充实:把平时压箱底的帖子拿出来重新临写,把朋友们让帮忙刻的印章一一完成,书架上的《大秦帝国》看了两遍还是不过瘾……

说起我对写字的爱好,还要感谢我初一时候的语文老师。这位擅长柳体的老师在一次中日友谊交流公开课上,做了一次书法示范课。正是那堂课,带领我走进了书法的殿堂。虽然没有童子功的底子,但是三十年来不间断地练习,我的字也写得像模像样了。

学习书法,不是把字写一写、练一练这么简单。我从颜体入手开始练习写字,之后又临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王羲之、赵孟頫、邓石如等人的帖子。出于对他们的好奇,我便翻起了历史书籍、人物传记,只要与书法常识有关的书籍我都感兴趣。从一开始对作者的好奇,对作品所在历史年代、社会背景的探究,到写书法作品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如:简单的诗词创作,对联的书写创作,对于落款中天干地支、月份名称的使用等。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掉进了历史的旋涡,只能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逐渐地,各朝代的名人传记、正说历史事件、风趣野史、皇帝陵寝概述、民间轶事、历代家具瓷器鉴赏,甚至连《鬼吹灯》《盗墓笔记》《民调局异闻录》这样的网络小说都统统搬进了书架。

性格外向的人,书看多了,平时就容易话痨。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上课特容易“跑题”,所以学生送我一称号“李大忽悠”。这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爱戴与崇拜的称呼,我是极乐意收下的。

一般来说,学生们喜欢的多是年轻、漂亮帅气、上课有激情、说话风趣、可以跟自己有共同语言的老师。我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既不年轻也不漂亮,能吸引学生的也就是说话风趣点儿、上课激情点儿、下课跟他们“没大没小”点儿了。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教一年级学生写字,如果在指导书写的时候,老师完全按照田字格的比例要求学生照猫画虎,学生能够写好,但是却把知识学死了,纯粹的技能化把写字变得无趣了。因为自己常年写字的缘故,上课时给学生讲了很多书法家刻苦学习书法的典故、汉字进化过程、写字的技巧、结字的规律、书法作品的鉴赏。这不仅让学生感悟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更有助于学生把字写好,同时提高了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受到了老师的影响,也在练习写书法。这何尝不像是初中时候的自己呢?因为对书法的爱好,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唱京剧的、学茶艺插花的、练武术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的心中扎了根。

在讲对联、古诗时除了教参中需要讲解的重点外,“李大忽悠”又把课堂跑题到了怎么快速辨别对联的上下联、对联的张贴习俗、书画作品中古诗的书写、一些古诗创作时的背景、诗作者为官时的遭遇,甚至是作者所处历史年代的社会特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精神抖擞,哪还会犯困走神儿?

曾经在讲《囚歌》时,有个生字“棺”,一个学生组词“棺椁”。一下子就把“李大忽悠”的话匣子打开了。于是什么是棺,什么是椁,什么样的等级用什么样的棺和椁……学生听完后都觉得大开了眼界。没过几天有些学生就拿着《正说清朝十二帝陵》找我来探讨了。

每到假期,我就开上我心爱的小越野车,带上一本爱不释手的小诗集,去莫高窟看抄经体的真本,登上曹操登过的碣石,翻山越岭到陇南体会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地的险峻……因为我的初中老师,我步入了学习书法的行列,因为书法,我喜欢上了读书,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因为一粒书法的种子,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乐趣。现在我也正在把这粒种子继续播撒下去,期待将来可以硕果累累。

(作者系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作者:李莹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2日第4版 版名:文化周末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