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从“烽火狼烟”到星地高速激光通信丨流光E彩

2020-08-23

编者按:半个世纪光电情,披星戴月星辰明。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开设“流光E彩”科普专栏,讲述生活中的光电科普趣事,传播最生动的光电知识,展示最前沿的光电进展。

什么是空间光通信?

提到光通信你会想到什么?是光波、光纤、光缆这些高大上的物理名词吗?其实,光通信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周代,我们就有了用于军事的光通信系统——烽火台。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通过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在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这种方式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存在,约公元前800年,古希腊和罗马人也采用烽火传递信号。18世纪90年代,旗语开始应用于法国航海。不论是烽火、旗语,均采用人的眼睛来接收信息,这些可理解为目视空间光通信。

图1 古代的烽火通信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光通信是1880年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光电话实验。贝尔用弧光灯或太阳光作为光源,并通过透镜将光聚焦在话筒的振动片上。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时,振动片在音波的激励下振动,进而使反射光的强弱随着话音的强弱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将声音信息调制到光波上。载有声音信息的光波经空气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利用抛物面镜将光波聚焦到光敏电池上,光敏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流并送到听筒,就可以听到从发送端传送过来的声音了。就这样,贝尔用光波“背着”声音信息并传送了约213m的距离。

图2 贝尔光通信试验

贝尔的实验是空间光通信技术的雏形。什么是空间光通信?信息是如何通过光波来传输的呢?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无线通信(对讲机)和移动通信,其实是“波通信”,无论无线电波和还是光波,其实都是电磁波。空间光通信是以光波为信号载体,不需要使用光纤等波导介质,在大气、真空或水下等自由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空间光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光学天线、发射光端机、信道(真空、大气或水等)和接收光端机。

图3 空间光通信的组成及原理

光学天线(光学望远镜)是用于通信激光的发射和接收的光学系统,若要实现对飞机、卫星等动平台间的光通信,还要求光学天线具备对动平台上的通信激光的捕获、瞄准和跟踪的功能,就如天文爱好者利用光学望远镜对天空中的星光进行捕获和跟踪。

发射光端机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其基本器件包括信号源、光源和调制器。我们在电脑中处理的信息是用0和1表示的比特流,发射光端机是怎样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呢?一种最简单的产生光比特流的方式叫直接调制。直接调制是用信号直接调制光源的输出光强,光源的输出光功率与驱动电流成正比。调制1的时候,输入到光源的电流大,光源的输出振幅大,能量大,代表信息“1”;调制0的时候,输入到光源的电流小,光源的输出振幅小,能量小,代表信息“0”。在接收端,接收光端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接收到大的能量,判决为信息“1”;接收到小的能量,判决为信息“0”,这样,就完成了信息从发送方至接收方的传递。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