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以青春之力助你远航——西工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支教侧记

2020-08-25

“你们那么可爱,和你们在一起的每一秒我都很珍惜。”“我想听你们再叫一声‘老班’”“可能你们这辈子有很多很多老师,我却只有你们这一帮学生”……近日,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要结束了,西工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赴广西融水县、云南红河县的13名成员的依依不舍溢于言表。

自2003年以来,西工大先后向甘肃省临潭县、古浪县,陕西省城固县,广西融水县,云南省红河县派遣了169名志愿者,总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169名西工大青年传承薪火、接力奋斗,像朵朵浪花汇聚大海,承托着一只只小船乘风启航。

从学生到老师

对大多数支教团成员而言,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提起初次面对学生的经历,云南分队成员王钰涛有些不好意思,来红河县前一年,他们经过了多轮培训,还去西工大附中旁听了优秀教师的课程。“本以为自己做了充足的准备,没想到当我看到四五十双紧紧盯着自己的眼睛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广西分队成员谭博天也面临类似的苦恼,他所在的思源实验学校当时缺少语文老师,学校不仅安排他教授语文科目,还让他挑起了“班主任”的重担,这对于理科出身且没有教学经验的谭博天来说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也不是没有偷偷流过泪,然而当看到一张张稚嫩纯朴的脸庞,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当回想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强烈的责任感在支教团成员的心田油然而生,所有难题也都不再可怕。

王钰涛努力转变心态,一堂45分钟的课提前在心里演练过不知多少遍。谭博天积极向学校配给他的“师傅”请教,逐渐熟悉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不但慢慢摸索出了方法、甚至还小有心得。有的成员善用图片演示,使难以理解的物理课变得简单易学;有的成员寓教于乐,在孩子们疲乏的时候教唱英语歌;还有的成员注重拓展学生知识面,将语文课扩展出历史甚至数学知识。

“支教是一种奉献,重要的不是我们想做什么,而是学生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想到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谭博天说。

这一趟,值了!

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支教团的成员们却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对老师也很有距离感。

任融水县保桓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师的林洋港,尽心尽力备课,认认真真教学,上完课嗓子都快说不出话了。没想到,第二天有一大半学生不交作业,几个刺头还当面顶撞她,这让林洋港很是委屈,“我都这么拼了,学生却认为我在故意为难他们。”

有一次,林洋港看到一个学生手上有伤口,马上关切地问怎么了,谁知他把手藏在后背,任凭怎么问都一声不吭。林洋港后来才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多,很多孩子从小一个人生活,缺乏来自家人和外界的关爱。“他们就是没糖吃的小孩。”对这些孩子林洋港很是心疼,她想做那个守护花开的人。

她把学生一个个叫到办公室来谈心,从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所思所想再慢慢过渡到学习情况,有时候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她的真诚逐渐让学生敞开心扉。慢慢地,林洋港的办公桌前,总是围着一群学生。有时候,是孩子们听她讲解习题;有时候,是她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有时候,是师生轻松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这样的场景在支教团成员中并不少见,他们用“心”和学生相处,如朋友般交流、亲人般关爱,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渐渐拉近了。

有一天,一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学生忽然郑重其事地问林洋港:“老师,你说我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他期待的眼神让林洋港深受触动,她感慨地说,“哪怕只是影响了一个学生,那么这一趟支教,就来得值!”

做通往窗外的领路人

“老师,西安是不是一铲子下去就能挖到宝物?”“老师,去西北工业大学上学就能学会造飞机吗?”……面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问题,支教团成员有些难以解答,但却由衷地为孩子们高兴,他们欣喜地发现,自己在孩子心里种下的小小种子已经开始悄然萌芽。

融水县是西工大定点扶贫县,有多名西工大教师在此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支教团成员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扶智”也“扶志”。

在融水县民族中学八年级英语课堂上,支教团成员高洁深情讲述自己从边疆小城一步步走进大学的历程,用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努力读书,将来有机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广西分队充分利用母校资源,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智能机器人汇报表演课。还与融水县思源实验学校共建县内首个国防科普教育基地,基地陈列有辽宁号航空母舰、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多个科普模型。云南分队开展趣味音乐会,联系西工大青年宣讲团,给红河县2000多名中小学生带去了生动有趣的宣讲……支教团成员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他们希望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鼓励他们树立并追求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一天他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在这一年,支教团成员们不仅收获了一群可爱的学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也更读懂了脚下的土地和心中信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冯丽 通讯员 贾愫)

作者:冯丽 贾愫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