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用系统论推进中西医结合这项研究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2020-09-01

科技日报记者 李艳

近日,十余位专家聚集欧亚科学院,召开人体健康医学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就中西医如何有效结合,以及如何对临床上的难解病症产生更好疗效展开讨论。专家们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医理论的发扬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中医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中医解决问题从宏观角度系统地考虑人体健康,符合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希望将诸如大数据这样的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研讨会上,洽圩健康科技集团北京综合医学研究院于晓彤团队做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团队与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数十家医院合作,从2006年开始,对多名患者开展健康医学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独特的综合集成非对抗性诊疗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数次发表在《前沿科学》等学术期刊上。

据介绍,在早期,团队运用压力波物理疗法针对慢性疼痛病的治疗实践中发现疼痛医学的基础理论不足以支撑疼痛治疗医学,所以开始探讨将中医理论应用于压力波等西医方法及实践中,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2013年是整个研究中的关键一年,于晓彤和他的团队尝试将钱学森系统思想与综合集成方法用于疑难病例治疗的实践与理论探索,逐渐发现可以把西医在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中医在功能方面的优势辨证统一起来,从整体上认识与解决人体系统出现的问题。“我们尝试从多层次解决局部问题,以非对抗治疗理念为指导,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已经在北京市、上海市等多家三甲医院的疼痛科、康复科获得应用。”于晓彤介绍说。

他表示,人体内部结构是一个无形整体网络系统,具有自组织、自修复、自调整功能,遵循这个规律,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理,不仅可以有效诊治疾病,也为养生保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综合集成健康医学的分支,涵盖人体生命全周期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大体系。

在多年的反复研究与实践中,于晓彤团队发现运用中医的整体论与西医的还原论相结合解释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机理比单纯的中、西医的解释更清晰,疗效更显著。

在团队的研究过程中,北京综合医学研究院多年来跟踪和随访的多个重要病例,这些病例年龄从0-91岁不等,涉及多种复杂病症,数据结果让整个团队对于用系统论的方法推进中西医结合更加充满信心。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系统科学、软科学专家于景元长期参与、指导这项研究。他表示,系统科学对于发现人体的复杂系统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体健康医学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将国外先进仪器设备与中医传统理论相结合亦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包括中医领域、战略领域等多个行业的相关专家参与了当天的研讨会。专家们认为,将西医中物理治疗的方法和经络、穴位相结合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建议中国学者们要更多地从实践中摸索,加大学科合作,广泛地积累临床经验,建立完善的临床观察和随访制度,最终运用大数据和统计方法从中找出规律,获得结论。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类创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开拓性和实用性价值,对于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中西医结合的世间意义重大,建议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进来,打破学科、机构的壁垒,更广泛地记录数据、更深入地研究,由此解决更多临床上面临的难题。(科技日报北京9月1日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