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湖州师院深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2020-09-06

9月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湖州师范学院师生背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绿色发展的先行地和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优势,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新农科建设。

9月2日,教育部公示了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认定结果,湖州师范学院蚕丝绸文化榜上有名。湖州师范学院依托丝绸之府的地域优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路径,通过蚕丝绸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创新、交流传播,推进蚕丝绸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向世界讲好蚕丝绸文化的中国故事。

目前,学校已开设2门蚕丝绸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编写相关教材3部,聘请7名蚕丝绸文化研究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建有2个校外基地,举办蚕丝绸学术讨论会4场,学校教师获批7项与蚕丝绸文化相关的省部级课题,出版相关研究专著8部,发表相关论文22篇;建有4个相关学生社团,开设“我爱蚕宝宝”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开展蚕丝绸文化普及活动。另外,在国外举办“阿塞拜疆蚕桑文化与古丝绸之路”等4次学术沙龙。

国内第二个地市级蚕桑研究所湖州蚕桑科学研究并入学校,在蚕桑生产实用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学校原农村发展研究院也一直注重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传统农耕文化的研究,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究所”,多次召开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此外,学校水产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水产养殖学专业是省一流专业,实用技能型水产养殖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在学校教师团队的带动和指导下,湖州在全国率先实施水产养殖尾水全域治理,“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获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水产养殖专业为将湖州打造成为全国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样板地、模范生”、助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组织编撰的《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十讲——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一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为该书作序,认为这是“一部充分体现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精品力作。此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将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除此之外,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湖州市为例》获批结项,最终成果著作《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湖州模式》即将正式出版。

学校挂牌成立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为引领,对浙江省乡村教育开展深入研究。学校还将思政课建在了“田间地头”。自2017年3月起,依托马克思主义讲习所,学校10余名思政课教师组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团队,开启了为期5年的余村蹲点调研。三年来,思政课教师把“研究室”设在了田间地头,先后完成了《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等重要研究成果。

未来,学校将发挥师范专业特色,进一步以加强培养乡村教师为己任,为湖州乃至全国输送接地气、有灵气的教师队伍。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院、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平台作用,探索培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育人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校地共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明体达用的卓越应用型人才。结合湖州当地产业和区位优势、紧跟国际前沿,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素质与能力要求及培养路径等方面,对农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等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