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戈壁滩上“新农民”,走出一条康庄道

2020-09-10

王迎霞 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马爱平

谁说戈壁滩上还是不毛之地?谁说这里无人问津?

近日,记者走进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河西走廊,不仅实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甘肃魅力,还认识了这样一群“新农民”:除了拥有西北人特有的坚韧性格,还具备理念好、技术强、乐分享、爱学习、肯改变等素质。

告别了过去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让荒漠戈壁燃起新的生机。

从贫困户到大棚“土专家”的励志逆袭

甘肃玉门柳湖镇的高厚峰是一位种了大半辈子田的50多岁农民。何曾想到,在他人生的下半场开启了一场种田新实践,也意外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农业技术员。

高厚峰正在拱棚里察看蔬菜长势 。 王祝华 摄

河西走廊,位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年均降雨量只有180毫米,蒸发量约3000毫米,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的艰难不言而喻。

多年来,高厚峰就在老家甘肃会宁的几亩薄田上辛苦耕作。20世纪80年代,揣着“吃个‘肚肚饱’,家家户户种麦子”的心愿,他跟随移民政策引导,和为数不多的几十户人家背着铺盖举家迁移,来到了仅有一座水塔的柳湖。

柳湖建乡初期,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农业设施基础薄弱,移民群众广种薄收,生活十分困难。当地政府组织大力兴水、改地,挖掘戈壁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拱棚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为群众找脱贫致富新出路。

高厚峰是柳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3年,在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的帮助下,他率先承包拱棚种植。第二年,10座拱棚平均每棚收入近8000元,加上大田种植,当年的收入近10万元。

“日光温室的技术被我摸得门儿清!”高厚峰自信地说,“比如西瓜套种小辣子的技术,如何开沟、移苗、装管……每天该做什么,专家讲过的我都记得清清楚楚。3年里,我记了3个大本子。”在高厚峰家温室大棚的墙壁上,挂着一个自制的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台账,每天他都要将棚里的湿度、温度、病虫害发生等情况详细地记录在这个本子上。2016年以来,掌握了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新技术后,高厚峰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现在,高厚峰不仅是镇上聘请的农业技术员,是合作社的负责人,还被选举为村党支部副书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跟农户讲解技术要领和病害防治经验成为他的日常:“我每天要到每个农户的大棚里面查看一遍,遇到种植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场解决。”

退伍军人当农民,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就在这几天,嘉峪关市新城镇新城村几千亩青贮玉米喜获丰收了!

陈军章花了200余万元新买的“铁宝贝”,一台高度自动化的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青贮玉米收割机,就像一台战车,轰隆隆,轰隆隆,带着由远及近的轰鸣声,在这“青纱帐”中轻松穿梭,匀速收割、粉碎、拉运……

43岁的陈军章是嘉峪关市新城镇新城村人,18岁参军,1997年退役后,因为无法割舍的土地情节,加上需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他选择了返乡发展,自主创业。

一开始,凭借长辈们几十年种地经验的“老把式”和精耕细作,陈军章很快发现这仍然只是个低效率的谋生手段。尤其是到新疆等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观摩学习后,机械化农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给了陈军章很大的震撼。

陈军章和他新买的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青贮玉米收割机”。 王祝华 摄

2006年春,陈军章毅然决定借款购买新型东方红904拖拉机,开始承揽耕地业务,承包农活。凭着独到的眼光与顽强的韧劲,找到致富新“引擎”的陈军章开始流转土地,种植洋葱和经济作物,收入越来越稳、越来越多。

近些年,政府加大力度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经营,让陈军章看到了农村大发展的希望。他决定继续流转土地种植,购买国内最先进的农机设备,紧跟市场需求,带动村民做大做强戈壁农业。

2014年成立正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租赁农业生产需要的不同类型农机,陈军章还成立了农业机械化专业收割团队。2019年,合作社与规模化龙头企业某乳业公司签下了牧草订单后,流转新城村土地3460亩,大规模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实现生产价值600余万元,带动农户约200余户。陈军章告诉记者,合作社统一科学种植、管理和收割,农户不用担心销售,也不用为玉米秸秆的处理发愁。

“种地靠脑子、靠科技,绝对有奔头。”陈军章乐呵呵地说:“我觉得现在当农民是一个挺好的职业,夏天回到乡下务农,冬天到城里买房猫冬,这就是我们村里的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