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优秀教师风采】一个东北女孩儿的“扁担沟”情结

2020-09-13

吴健,出生在东北辽宁,2004年毕业于大连大学。从懂事起,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毕业,她就报名参加了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了代表辽宁为宁夏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来到吴忠扁担沟中学支教。

扁担沟是吴忠市南部的一个偏远乡镇。第一次到学校时,宿舍楼还没有完工,吴健只能和另一名教师暂住在学校门房里。晚上,伴着呼呼的风声入睡;白天,身披一层厚厚的沙尘工作。

偏僻、闭塞、风沙弥漫的西北农村,不习惯的饮食、简陋的生活设施,和大连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吴健的内心曾经怀疑过,也动摇过……但一刹那的感动,让她毕生难忘。

那次,吴健生病发高烧,一连在医院吊了好几天液体。当她返回学校时,学生们静静地在校门口等待着,一看到她就纷纷跑来扑进她的怀里,喊着“老师,你是不是要走了”“老师,你留下来吧,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那一刻,吴健泪流满面,她的心已经被深深融化了。看到学生们稚嫩的脸庞和渴望的眼神,她发现,她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一位母亲怎能离开自己的孩子?吴健流着泪对学生们说:“老师舍不得你们,老师不走了”。也正是因为这一句“不走了”,让她多了一份魂牵梦绕,添了一份人生厚重。

支教期满一年后,她毅然选择作为一名代课教师留了下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于身处大山的孩子来说,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扁担沟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当时,吴健的班里有位移民学生马龙,由于承担不起学习费用,缺少家庭关爱,总显得自卑、自闭。在了解了孩子的家境后,她多次作家访,和孩子家长沟通,并承担起了他在学校餐厅吃饭的伙食费用,给他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帮助孩子重新点亮求学上进的愿望。慢慢地,马龙变得不仅爱学习了,而且学会了关心集体、帮助同学。

从教以来,吴健宁可自己少吃一口零食、少穿一件衣服,每年也要从自己工资里省出几千块钱来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一次次的家访,一点一滴的资助,这些或许微不足道,但却能让孩子们真正明白,面对贫穷和挫折,他们自己就是人生的解药。

常言说,自古忠孝两难全。吴健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宁夏一呆就是16年。年迈的父母多次打电话问她:“女儿啊,你啥时候能回来?”每次听到父母沙哑的声音,她的内心就多一份愧疚。她是父母的女儿,可是这里也有她的学生,她已经无法割舍。久而久之,吴健的父母慢慢也想通了、理解了。

2009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吴健顺利通过特岗考试,成为了一名国家特岗教师,再一次选择留在了扁担沟中学。2013年,她有幸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特别关注奖”荣誉,和全国各地的最美乡村教师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颁奖典礼,亲耳聆听了其他老师们的感人事迹,让吴健更加坚定:三尺讲台,就是她的人生舞台。

如今,国家和自治区为乡村学校补充了许多年轻老师,投入了大量资金,不仅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也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活力。校园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宿舍楼、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为乡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一年前,吴健调入了吴忠市裕民小学,但她始终牵挂着扁担沟的孩子们,积极参加裕民小学与扁担沟学校结对帮扶,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给扁担沟的孩子们送教、送课、送学,把名校教育资源传递给扁担沟等乡村学校,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吴健是教师队伍的普通一员,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认为她失去了许多,但她从不抱怨,因为她在讲台上收获了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也时常对别人说:“这一生,我就干一件事,那就是当老师、教学生,即使青丝白发,此生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