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化治理校园餐饮浪费为育人契机

2020-09-17

近日,针对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制止餐饮浪费提出明确要求。餐饮浪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蔓延渗透到中小学校园。学校应通过传统美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等途径,让学生珍惜粮食、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和行为习惯。

发挥传统“俭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餐饮浪费现象折射出勤俭节约作为传统美德的式微。当下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日益改善、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6.5亿吨以上的时代,不少人认为勤俭节约为主导的传统餐饮文化是物质匮乏时代的要求,在富裕的新时代已经过时。

“勤则不匮,俭则不竭”,勤俭节约最初确实是在有限资源面前存活下去的生活智慧。这一传统智慧的工具性价值并未过时,仍然适用于社会主义新时代。当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资源能源短缺等基本国情没有变。唯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以勤俭节约持家治国,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梦。

当下学校的勤俭节约教育要从工具论层面上升到价值论层面。经过伦理文化的推崇,勤俭节约作为个体美德,具有较高的道德地位。“俭”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孔子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称赞颜回;诸葛亮著《诫子书》以“俭以养德”警示后人。“不滞于物”才能“不困于心”,人只有通过克制物质欲望,摆脱物质束缚,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只有摆脱物质欲望,才能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立大志”“成大事”中。

治理校园的餐饮浪费,必须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既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勤俭节约的意识教育,又要从传统美德的角度进行勤俭节约的品格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勤俭节约的道德意识。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可以树德”,明确指出了劳动强大的育人功能。青少年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劳动,才能真正感知“盘中餐”的来之不易,才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做到节约而不浪费。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生大多数人对粮食种植、生产、运输、加工、烹饪等过程缺乏了解,不知道农民和餐饮业工人在食品生产中付出的辛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一文中强调,中小学的一些重要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阐释勤劳、节俭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以此加强劳动教育。可见,勤俭节约既能帮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劳动本身也能促进勤俭节约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勤俭节约与劳动教育是相互促进的。

劳动教育在制止校园餐饮浪费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式体验、校园种植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劳动现场,参与劳动过程,使用劳动工具,感悟劳动价值。青少年学生只有参与了劳动,才能真正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含义;只有了解了餐桌上每种食材的来之不易,才能真正珍惜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做到物尽其用,从内心抵制浪费行为。

治理餐饮浪费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

2006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勤俭日”,倡议以限制对物质的消耗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2019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

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对物质的强烈占有欲。这种物质占有欲扭曲了人的价值观,导致对自然过度开发和索取,破坏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是要减少对物质的过多消耗,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排放。餐饮浪费行为是一种非生态行为,任何浪费掉的食物,背后都是对资源、能源的无效消耗,会带来大量的额外排放,都付出了不必要的资源环境代价。制止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就应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低碳消费、绿色发展的理念蔚然成风。从一日三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培养青少年生态道德素养、塑造生态公民的重要途径,又是抵制餐饮浪费、厉行节约的日常践行。

以“舌尖上的教育”倡导科学饮食

“我不喜欢吃这个”是许多学生倾倒食物、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理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个性化趋势越发明显,但个性不是任性,青少年的饮食必须遵循营养学和青少年发育的规律。治理校园餐饮浪费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饮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仅仅因为不合口味而拒绝就餐、肆意浪费。

当前,要重视提升教师食育能力和食育素养,提高开发食育校本课程的水平。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儿童营养与饮食”等专业课程,但更新速度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要从师范教育开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师范生的食育能力。要通过多种平台和途径加强教师食育能力的相关专题培训,抓住“‘5·20’全国学生营养日”等重要契机开展合理饮食教育。

当然,部分学校的饭菜不可口,也是造成食物浪费和隐性浪费的原因。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关爱学生生命健康和成长,在让学生“吃健康”“吃好”上做文章,与营养老师、班主任、校医、校园厨师等共同制定学生校园饮食方案。比如南京市陶行知小学每年开学典礼的一个重要程序,就是食堂负责人向全校师生介绍一学年的饮食方案,这是学校管理者对饮食的重视,是食育精致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表现。治理校园餐饮浪费不能简单地要求“光盘”,一点儿不剩。“光盘行动”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要从饮食科学、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角度,把控可接受浪费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珍惜每一顿饭,节约每一颗米,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人格,就是以实际行动爱国报国。抵制浪费,厉行节约,一定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地方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路径研究”[19JYB0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儿童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作者:刘霞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7日第11版 版名:课程周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