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李和平: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探索

2020-09-19

摘 要:

地方大学与部属大学在本质属性上没有差异,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迥然不同。论文分析了安徽省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路径、战略举措及实践探索,并就如何发展地方大学与学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地方大学;学科;应用性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占据较大比例,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力军,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生长点。繁荣和发展地方大学和学科,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地方大学的初心与使命

(一)大学的属性

大学具有学术性、教育性及文化性等属性。学术性体现在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和追求上;文化属性或知识属性体现在对知识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方面;教育属性即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与环节。

(二)地方大学与部属大学的区别

不论是地方大学还是部属大学,都具有大学的属性,这是共性。但地方大学与部属大学在属性的表现上各有不同,这是个性。这种不同主要是办学定位上的差异,包括学校发展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办学方略、办学思路、办学路径等方面的不同。两类大学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谐共生,才能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地方大学承载的双重使命

地方大学的“地方性”注定了其发展必须既“顶天”又“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大力发展基础学科,开展原创性科研,对标对表“双一流”建设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所谓“立地”,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所指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四)地方大学承担的双重任务

地方大学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出相应配套。但不论其培养模式和学科结构怎样调整,总归要围绕培养在各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创新人才和普通劳动者。因此,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纵坐标,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横坐标,地方大学始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的双重任务。

二、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选择

战略定位: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国家的教育政策目标,地方大学不能例外。但从省级层面考虑,地方高校理应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其终极使命。只有立足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才能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所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高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就成为地方大学与学科发展的必然战略定位。

战略目标: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大学核心职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一流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不管是省级层面还是高校层面,都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

战略重点: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有112所普通高校,从省级层面考虑,必须使不同高校不同学科都能够科学定位、各安其位,避免求大求全、模式单一、发展路径依赖等弊端。分类发展的目的就在于依据不同的分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以此引导地方大学科学定位,特色发展。而高校办学特色是用特色学科和学科特色为典型表征。没有特色学科或者学科没有特色,大学的特色就没有载体和依托;没有特色,分类也就失去了依据。

战略路径:非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就省级层面而言,如何科学合理配置资源,是大学发展与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核心问题。现阶段,只能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某些高校或学科进行倾斜性投入,使其产生质的飞跃,使得在“高原”之上形成的“高峰”更具发展的动能和可持续能力,并通过其带动示范效应,最终达成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目标。

(二)战略举措

“双百工程”:快速发展。2006年,安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一百来所高校,拥有一百来万在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双百工程”是当时加快安徽省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崛起的一项系统工程。2010年“双百工程”目标实现时,安徽省有普通高校100所,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155万人,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一个体系”:协调发展。“一个体系”即应用性地方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大学定位不合理、思路不明确、路径不科学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安徽省于2008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设想。2009年,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2010年,省委省政府将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作为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写进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安徽省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两个计划”:持续发展。2013年,安徽省启动实施“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两个计划”共投入经费58亿元,促进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了安徽高等教育的“三个明显、三个显著”,即本科高校基础教学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力量明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办学特色显著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分类建设:统筹发展。2014年,安徽省出台《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分类建设三类地方高水平大学,支持各高校在各自的类型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第一类是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端应用型人才;第二类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以来,建成了一批综合办学实力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办学特色与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建成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群、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一批重大教学和科研成果、一批高水平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智库)、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和以高水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

“双一流”建设:内涵发展。2016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瞄准一流标准,面向国家和安徽重大需求,以服务、支撑、引领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确定了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打造高端教学科研团队、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培育、培养创新发展新引擎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行动计划”的出台与实施,使安徽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明显加快,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取得较好成绩,8所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10所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品牌应用型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6所左右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紧密对接产业的高职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高校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551”工程:创新发展。2019年,安徽省围绕“突出学科引领、夯实应用基础、强化高端突破”,提出了“551”工程。一是瞄准短板,加大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和水平,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创新机制,加速推进“安徽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建设,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三是重点突破,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在省属高校重点打造若干个高峰学科,实现世界一流学科突破,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551”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地方大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高校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发展水平,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在快速发展时期调整优化布局

20世纪90年代末,安徽省仅有27所高校,其中专科学校占2/3、师范类学校占2/3,呈现规模小、数量少、层次低、底子薄、结构不合理的显著特点。省属高校中只有安徽医科大学一所高校设有一个博士点。199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刻不容缓地发展高等教育”。抓住国家高等教育扩招的历史机遇,安徽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考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5.2%上升到2004年的超过15%。但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高层次、多样化需求与高等教育趋同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安徽省及时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一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克服高校办学同质化倾向,将师范类院校由1998年占全省高校数的67%调整到不足8%。二是加强学科专业结构改造力度。从高校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专业方向调整、招生计划安排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调整四个层面,健全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2008年以来,全省共停招停办1292个专业点,大幅增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点1795个,占现有招生专业点的40%;应用型专业占现有招生专业的75%以上。2013年以来,遴选了128个服务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新专业。

(二)在构建体系中推动分类发展、特色办学

自2008年安徽省提出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以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之中。

发展理念(方针):“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科学定位是前提,分类指导是根本,多元发展是机制,特色办学是方向。科学定位解决的是认识论问题,分类指导解决的是方法论问题,多元发展解决的是体制机制问题,特色办学解决的是路径和方向问题。这一发展理念(方针)的提出,使得安徽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后出现的办学定位不清、学科结构趋同、盲目攀高求大、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比如,合肥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战略;安徽农业大学面向“三农”,走出了一条被社会各界广为称赞的“大别山道路”。

发展道路:“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地方性”是发展定位,“应用型”是发展特色,“合作式”是发展模式,“一体化”是质量保障。这一发展道路,使得地方大学找准适合自己特点的类型,妥善处理好培养目标与办学层次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一专多能的关系、培养“专才”与培养“通才”的关系,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实现高校与外部环境的通力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创新合作模式,达到双赢或多赢。

发展措施:分类指导、自主办学。一是分类设置。从严控制“学院”更名“大学”,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积极支持符合转设条件的独立学院申报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二是分类建设。除分类建设三类地方高水平大学外,将高职院校与高专院校分类建设,两类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方式均有所不同。三是分类招生。2011年,安徽率先在全国实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试点高校分三类:第一类是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第二类是市属高等职业院校,第三类是行业、企业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目前,高职院校50%以上的生源来自分类招生。四是分类培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应用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五是分类评价。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审核评估的起点和标尺,整体评价高校的“五个度”,包括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师资队伍、课程、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度,学生、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六是分类拨款。按照“保基本、促发展、上水平”的要求,设置基础保障性项目和竞争性重点支持项目。基础保障性项目按照本科高校学生人数、办学条件、办学成本差异等因素进行因素分配。竞争性重点支持项目,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专业、领军骨干人才等竞争性重点项目,项目资金根据奖补标准、专家评审结果分配。

(三)在服务“四个一”创新主平台中以学科引领内涵发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要求,提出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即: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是构建安徽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支撑,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抓手,也是汇聚天下英才的重大载体。

在服务“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过程中,安徽省积极发挥大学和学科的源头创新作用,做到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一是着力补齐短板。补齐源头技术供给的短板,着力推进以高校院所为核心的原始创新;补齐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的短板,引导领军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牵头研发共性关键技术;补齐应用技术供给的短板,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补齐创新服务供给的短板,建立科技服务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机制。二是扎实推进“安徽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发挥高等教育集群效应,激发协同创新的活力,在更多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创新孤岛”,强化科技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四)在推进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中扩大高校开放与合作

一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行业企业专家,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二是校际合作。依托应用型本科高校等联盟,实行高校间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办学标准,教师互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三是校地合作。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图书馆、体育馆和文化设施,开放高校资源,高校主动承担地方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和经济建设、企业合作等任务,使高校成为属地的开放性教育文化、咨询服务和科技研发中心。四是区域合作。2012年,安徽省加入了长三角教育合作组织,加强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在教育方面的联系,扩大安徽教育的影响力。2014年,由安徽省牵头的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联盟成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工作已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全面展开。2020年,还将探索组建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逐步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五是国际合作。举办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论坛,聘请国外专家担任高校副院长。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和智库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面向国家和安徽省发展需求,以理工科专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五)在不断实践中调整政策完善机制

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好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安徽省在地方大学与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加强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构建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充分激发大学的内生动力。

优化运行管理机制。“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联盟平台、项目载体”。“政府主导”即由省政府负责牵头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改革需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并提供经费支持;“学校主体”即高校根据改革试点方案整体部署,自愿选择试点项目,经省教育厅批准后组织实施;“联盟平台”即全省同类高校经协商一致后,组织成立合作联盟,以联盟为平台开展分类指导,制定分类管理的办法和标准;“项目载体”即省教育厅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嵌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库对高校教学质量实施常态监控。二是积极开展更加广泛的院校评估。2009年教育部选择合肥学院作为首批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试点单位,2012年开始对全省所有符合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对尚未达到三届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自我评估。三是开展审核评估。审核评估方案以“五个度”为核心内容,将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核心领域、重要环节纳入其中,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体系。2013年教育部选择安徽科技学院和皖西学院作为首批全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单位。四是对医学、师范、工程、建筑类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和评估;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完善评价体系。一是开展学生评价方法改革。改变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用一篇论文对学生进行毕业鉴定、放松传统的课程、实践环节考核和毕业鉴定要求的做法,全面转变学生评价机制。课程考核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实践环节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考核;毕业鉴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多形式的检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二是开展教师评价方法改革。注重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把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并作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选优秀的主要依据,把服务社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难题作为重要指标,提高教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制定教师离岗进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的优惠政策和股权激励机制。三是开展学校评价方法改革。改变以教育评价和科研实力为主进行大学排名的学校评价机制,大胆引入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社会评价指标作为高校评价标准,全面转变高校评价机制。

四、推动地方大学与学科发展的启示

(一)地方大学与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

地方高校和部属大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但是,受财力、人才等条件所限,地方高校一般无力进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其本科培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同时,这些高校的很多本科生又会通过考研向上流动并直接与我国研究生整体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最终必然影响到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国家要高度重视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指导和政策引领,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考虑地方大学与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地方高校应该和部属高校有相当的生均拨款,政府财政支持要切实和地方高校的实际相结合,做到先期调研,过后评估,在财政投入上加强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

(二)地方大学与学科发展必须坚持应用性

地方大学与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依靠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的贡献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办学质量的根本评判标准。这就决定了省级政府在发展地方大学与学科时,必须坚持省级统筹和高校自主相结合、示范引领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整体布置和分类发展相结合,放权和监管“双轮”驱动,推进地方大学与学科向应用型深度转变。从安徽省构建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实践看,转型发展就是改革发展,就是把办学定位转到地方性应用型上,办学模式转到分类多元上,发展方式转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上,高等教育结构转到服务经济建设、支撑产业调整升级、引领社会发展上,人才培养体制转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教学改革转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大学生就业上,最终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三)地方大学与学科的发展不能丢弃学术性

长期以来,由于对大学学术性的过度追求,使得学术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严重脱离,面向社会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学问”,由于其非纯学术性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对地方大学的应用性过度解读,对其“职业性”过度关注,使得地方大学一切以就业为导向,降格为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学术性教育被排除在外。

不管是应用性高等教育,还是职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学术性的缺位会不会使它们只顾及人才短期的实用性,而忽视对其长远发展的可能性培养,忽视其发展与时代的同步性?从安徽省发展地方大学的实践,我们认为,不能将“应用性”“实践性”与“学术性”“理论性”简单对立,非此即彼,也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为先,忽视了学习主体“人”的因素。要从理论上厘清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大体系的边界与关系,不能简单地将应用性高等教育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或职业高等教育。对地方大学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就业率的高低为标准,也不能一窝蜂地将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大学、科学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应用科学大学,等等。

作者简介:

李和平,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教授。

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