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投身脱贫攻坚,成为国家进程参与者

Image 2020-09-27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长期性和夏季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高质量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留学人员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准确认识、深刻把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

脱贫攻坚是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

贫困是一种经济和精神上贫乏、缺少生活机会的综合现象。贫困是阻碍国家进步、人民幸福、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近代以来,命运多舛,积贫积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如影随形,消除贫困一直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过党和政府、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实现了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中国是世界上实现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已超过70%。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致辞时向中国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脱贫攻坚任务在今年内完成,届时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无疑将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并永载史册。因而,脱贫攻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5月17日,全国832个贫困县,有780个县已宣布脱贫摘帽。中西部22个省份中已有15个没有贫困县,其余7个省区还剩下52个贫困县。全国有12.8万个贫困村,到去年底还有2707个没有摘帽,其中贫困人口过千人和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有1113个村。国务院扶贫办对没有摘帽的52个县和1113个村实施挂牌督战,确保如期摘帽。国家采取生态扶贫、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的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妥善解决,住房安全有了保证。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时间已过半,加之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当前的洪灾,脱贫攻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之中,战胜贫困将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和特殊作用

教育扶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是脱贫攻坚战中扶志与扶智的重要依托和推动力,是最具有持续效力和能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最佳路径,也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教育扶贫的重点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共享教育发展资源,推进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功能的完善,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服务水平尽快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对我国在年内全面完成脱贫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然而,2020年刚开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正处于关键节点的教育脱贫攻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开启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

教育脱贫是实现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定了与教育脱贫攻坚相关的一系列目标与任务,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明确了教育扶贫的主攻阵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决定、意见、规划、方案等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与任务,进一步清晰了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方向,对取得最后的决定性胜利至关重要。在后疫情时期,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到教育扶贫过程中,实现教育扶贫的多元参与,确保教育扶贫的主体形成合力,最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变为可以触摸得到的现实。

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内在需求,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赢得国内广大民众支持、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教育自信的关键着力点。后疫情时期教育脱贫攻坚充满艰巨性、复杂性,教育扶贫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不精准、关爱不到位,少数特困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部分在外省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本就处于攻坚阶段的教育扶贫面临更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防疫欠债大,民办学校运转日益艰难,教师稳不住,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对学校常规开学后影响较大;“停课不停学”暴露农村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短板;师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疫后综合症。因而,需要各类脱贫攻坚参与主体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留学人员应积极投身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留学人员不能缺席。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使者。广大留学人员群体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倒计时的关键期,留学人员及相关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整合各方资源,自觉投身助力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实践,尤其是参与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形成上下协同、广泛参与、优势互补的留学人员助力脱贫攻坚大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为例,它汇聚了全国600万留学人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的作用。2019年3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关于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产业扶贫帮助帮扶地区农村群众稳定脱贫增收,通过健康医疗扶贫帮助帮扶地区贫困群众提高健康水平,通过教育扶贫帮助帮扶地区贫困学生更好接受教育,通过就业扶贫帮助帮扶地区贫困青年顺利就业创业,力争助力帮扶地区提前实现脱贫,并进行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该意见的发布表明我国留学人员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脱贫攻坚实现了新跨越,达到了新高度。2017年以来,欧美同学会发挥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已组织多批海归专家服务团深入甘肃、宁夏、贵州“三省区四县三镇一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组织捐赠,签订帮扶协议,实现帮扶项目、技术、资金落地。欧美同学会探索出了具有留学人员特点的分层分类分步实施的“梯度精准扶贫模式”,实现项目对接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培育增收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提升致富技能、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强化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夯实贫困地区的发展后劲,最终使帮扶工作落地生根、解决脱贫攻坚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与转型的问题,并形成脱贫与乡村振兴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扶贫工作方式从攻坚模式向常态化推进、扶贫政策从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扶贫目标从实现精准帮扶向推动共同富裕发展。我国的脱贫攻坚不仅解决国内的贫困问题,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增强发展中国家减贫信心,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留学人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也是深入认识我国国情的重要契机。留学人员应依托政府部门、相关组织搭建的平台,树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确保留学人员优势资源与脱贫攻坚需求的精准有效匹配,增强留学人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在参与过程中,广大留学人员群体将对国家有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深刻把握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与艰巨挑战,进而增强建设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把留学与报国、个人发展与国家进步有机结合,聚力完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不仅成为国家进程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国家进程的参与者。(作者周洪宇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000-2001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付睿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神州学人(2020年第9期)

作者:周洪宇 付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