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三十周年!看看上海浦东发展的成绩单

Image 2020-09-28
吴红梅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上周,李克强总理来上海浦东调研,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变化令世人震撼!缘何震撼?9月28日,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专题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介绍了浦东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给出了答案。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人均GDP3.32万美元,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翁祖亮在发布会上说,回望过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始终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鲜明特色和宝贵经验。

浦东新区陆家嘴 黄日阅 摄

挺立开放潮头,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
“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翁祖亮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上海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提高开放的能级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证照分离等一批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
近年来,上海浦东持续扩大开放领域,加快推动开放领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拓展。率先推出2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累计落地企业超过3300家,在外商独资公募基金、汽车制造、职业技能培训等55个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
奏响改革强音,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
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快探索。近年来,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浦东在率先推出“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业一证”试点,将改革的着眼点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已在43个区级事权行业全覆盖,总体实现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下一步将争取在国家和市级事权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浦东速度”从未让人失望。浦东去年创造了“特斯拉速度”,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只用了半年时间;今年,又创造了“山姆速度”,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76天。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浦东探索地票、房票、水票、林票、绿票“五票”统筹机制,将市、区重大工程储备周期由原来730天以上缩短至295天以内,实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当年储备、当年立项、当年获批、当年开工”。
勇当创新先锋,推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浦东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坚持统筹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30年的时间里,浦东着力夯实基础研究的厚度,从无到有兴建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设施,不断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据介绍,浦东集聚了上海科技大学、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等著名高校,以及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浦东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分别占全市1/4和一半以上,培育诞生了1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占上海59%、全国9%。
此外,浦东着力打造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特别是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战略必争领域攻坚突破。据介绍,集成电路领域,浦东已成为全国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2019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上海71.5%、全国16.1%;生物医药领域,浦东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2019年产业规模达770亿元、占全市46%;人工智能领域,浦东是首个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市1/3、产业规模占全市1/2,基本形成覆盖基础支撑层、软件算法层和行业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张江人工智能岛已经成为AI网红地标。
据悉,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浦东经济发展体现了较强的韧性。1-8月,浦东新设企业同比增长32.8%,实到外资增长4.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3%,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工业投资增长22.4%,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0.9%。面对如此重创,浦东却依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离不开浦东30年来在开放、改革、创新等领域的深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