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家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兴趣

2020-09-28

9月22日,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李东英离世。

他一生与有色金属为伴,曾主持研究成功30余种稀有金属的生产方法,保证了“两弹一星”等军工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主编大型丛书《有色金属进展》40卷,为我国稀有金属行业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自己奉献毕生精力的事业,他曾这样说道:“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

为国炼“金”

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李东英获得了辅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从旧时代走向新中国,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都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949年,东北解放。

正值各有色金属选矿厂恢复生产之际,李东英被选派研究黄药。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1815年由蔡斯首先进行合成研究,因其外观呈黄色,故而称之为黄药。1949年7月1日,李东英从抚顺到沈阳有色局。当时各矿黄药已经用完。路过会议室的李东英被喊进去讨论。在做出了技术路线有问题的判断后,李东英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成功。为解决黄药的运输和储存问题,他还研制了可以生产固体黄药的工艺设备。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就是一辈子。

开“金”拓“土”

随着科技发展,有色金属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的稀有金属是指那些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并且人类应用较少的金属,常用于制造特种金属材料,是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的关键性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与17世纪末期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有色金属总数相当。有色金属生产的大面积空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1951年至1953年,他被国家派送苏联乌拉尔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选矿研究设计院进修选矿,学习稀有金属冶金。学成归国后,他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两弹一星”工程中终于用上了自己的有色金属。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系统开发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技术路线。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展的杂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飞猛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东英此时也正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跨界”。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小到心脏支架、节能家电,大到“两弹一星”、磁浮列车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

1972年,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一组对比实验正悄然展开。实验主持者就是李东英。通过把稀土元素添加到农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显著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明显,而且稀土元素并未进入果实。

李东英的个人兴趣又一次与国家需要结合,他连续担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农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产粮棉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李东英不止一次转换专业,每一次转身他都毫不犹豫。他退休时正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国家发展,他再一次担任包头、攀枝花、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带头人,这一干又是20多年。“一般我们应当60岁旧退休了,但是我正是60岁工作的开始。抓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我不客气说,我工作没停止过。”在生前影像中,李东英中气十足。

点才成“金”

李东英把自己从50—90年代的科研笔记全部捐献给了科研部门,当2014年这些笔记出现在首届“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上的时候格外引人注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他把人才要新作为其五新思维最首要的因素。身为行业开拓者,他要求年轻人实事求是,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领,为新中国有色金属事业培养了整整三代人。

“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应当是有所作为才对的。不能光是饱食终日,只要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完成这事就等于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这是最大的高兴的事。任何时候我看都需要这样子。”2014年,94岁的李东英面对央视采访时,说出了他一生的写照。(王 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