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产业链重塑 中国科技战略要这样做

Image 2020-09-29
王筱骄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让人类不断超越时代局限,改变过去,又塑造未来。9月28日,“浦江创新论坛——2020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创新体系与创新策源”为主题,旨在探讨有效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创新策源功能的顶层设计、路径探索和制度安排。
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双循环的产业链重构”等议题,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等重要问题,并对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真知灼见。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14位,是跻身前20位的唯一发展中国家。过去8年间,中国在全球的名次跃升了20位。“排名较高令人欣慰,但有些指标可能存在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认为,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无论是专利、论文还是技术诀窍、技术经验,作为生产要素配置的比例仍然比较低;与知识配置相关的技术交易、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完善。如“高校、产业研究合作”指标,我国今年排名第80位,说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组织能力需要提高。
胡志坚表示,一方面,我国要持续加强知识经济的内循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对于国内来说,要加强原创知识生产能力建设,发挥产业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共享创新发展成果。在国际上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大幅度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消除知识流动壁垒,引领高层次开放型经济。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如今创新主体的角色日益多元,创新赛场的边界在消失。在拐点迭加的变革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科技、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引发创新策源动力和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部长郭哲认为,创新的不确定性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我国的科技发展要避免跟随陷阱,要在整个创新生态上进行干预性计划。“未来15年应该有一个以生态建设为主线的新规划,要避免停留在分项目、分资源、给帽子这种简单的制度上,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文件中的一种说法,实际操作中另一套说法。”郭哲说。
创新发展的目的是带动产业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全球大变局以及疫情冲击,产业链的完整性、稳定性问题凸显。重塑产业链发展是发展的主题,同时也是地方的发展难题。对比中美科技与产业,在两国专利数量差不多的超材料领域,中国80%的专利覆盖了5个技术类别,而美国80%的专利覆盖了12个技术类别。全球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胥和平在谈到产业链重塑时认为,“在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领域,我们不能被卡脖子,但也不必准求在所有技术领域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都不会被卡脖子。”
决定产业链重塑包括产业特性、市场容量、技术能力、竞争压力、发展战略等的多重因素。胥和平举例说,“一个集成电路生产线要几百亿美元,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龙头企业,如果没有足够容量的市场支撑着,就没法形成迭代,所以这就决定了芯片产业必须以全球市场为基础。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推动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循环。”
他还表示,未来科技创新的要素会不平衡分布,产业日益向特定地域聚集,这也会导致全球产业分布更加不平衡,因此也要正视产业地域的分布难题,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