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疫苗研发项目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2020-02-22

2月21日上午,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当前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加快推进,部分项目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在确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计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他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疫苗的研发比喻成建造一栋楼,现在我们的进度可以说地基已经打好了。”

曾益新表示,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好几种传染病,像天花、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都是靠疫苗才得以消灭或者得以预防。1979年我们宣布消灭了天花,2000年宣布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这都是疫苗的功劳。但是疫苗的研发也和新药一样,研发过程有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程序,是一个比较耗时间的过程。刚才徐南平副部长和陈时飞副局长都对这个过程做了一些阐述。这个过程中,研发疫苗首先需要设计并且确定它的有效成分,比如选取适合做疫苗的病毒毒种,并不是所有的毒株都适合做疫苗,要选到一个合适的病毒毒株,或者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者是基因序列,进而进行生产工艺的建立和质量控制,完成一系列的试验,包括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来支持进一步申请开展临床试验。所以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疫苗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中国的疫苗研发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大,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在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下,我们协调各方力量来组成疫苗的研发攻关团队,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加快速度,在尊重科学、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他还介绍了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现在是五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开展。第一条技术路线是灭活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生产出来以后进行灭活,灭活的病毒经过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后就可以用于临床试验。第二条技术路线是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的最有可能作为抗原的蛋白,当前选的是S蛋白,通过基因工程的办法来大量生产,把它注射到人体,产生抗体,就有可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第三条路线是用腺病毒作为载体,腺病毒是经过改造的病毒,用这个作为载体去表达新冠病毒的蛋白,就是S蛋白,腺病毒可以感染我们的呼吸道,在呼吸道里面表达新冠病毒的S蛋白,这个S蛋白表达出来以后就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具有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第四条路线是核酸疫苗,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这两种路线都是把核酸,包括一些载体,或者是用纳米颗粒把它包裹,然后注射到人体里面。核酸疫苗进去以后,它可以表达出蛋白质,也就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形成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抵抗力。第五条路线是用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我们已经有批准上市的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在这个流感病毒上面,增加一个新冠病毒的蛋白,如果这个技术路线成功的话,就既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又可以预防流感,因为这个季节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这样的话临床意义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是五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加快推进。

曾益新表示,目前有部分疫苗研发项目已经进入到动物试验阶段,他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疫苗的研发比喻成建造一栋楼,现在我们的进度可以说地基已经打好了,楼体也已经冒出地面,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层一层往上建,然后再进入装修阶段。

“我们的目标是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来启动疫苗的应急使用,以及应急审评审批的程序。”曾益新说道,“在确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计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者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争取进入应急使用。这是我们对疫苗工作的基本分析和判断。”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陈真真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