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白皮书发布 中国境内确诊病例治愈率达94.3%
详细记录中国抗击疫情艰辛历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昨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
白皮书约3.7万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国研制出新冠疫苗后先为谁接种”、“如何提高疾控中心的地位”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境内累计治愈出院78307例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介绍,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是为了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分享中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有效做法,介绍中国人民历经疫情磨难的感受和体会,传递团结合作、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据白皮书统计,截至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
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抗疫一线
白皮书说,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疫情中,许多普通人投入一线志愿服务,社区值守、排查患者、清洁消杀、买药送菜,缓解居民燃眉之急。白皮书披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
白皮书说,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
医务人员与病毒直面战斗,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付出巨大牺牲。白皮书披露,医务人员2000多人确诊感染,几十人以身殉职。
■ 焦点
疫苗如研制成功中国将向全人类提供
针对新冠病毒起源问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研究病毒到底从哪来,到哪去,经过什么轨迹,这是全球科技界的责任。中国在疫情发生以来就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溯源研究,力争还原疫情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蕴含其中的科学原理。
王志刚强调说,溯源是一项科学活动,涉及多学科,而且逻辑实证要求非常严谨。中国坚持依靠科学家、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做溯源工作。溯源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应对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威胁,没有其他目的,它是一种科学的活动,以科学家为主开展,解决和回答的是一个科学问题。
王志刚表示,中国仍在继续进行新冠病毒溯源,但人类历史上病毒溯源一直是科学难题,特别是新冠病毒是新的病毒,认识有限,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科学态度、依靠科学家进行研究。
新冠疫苗研发一直备受关注,何时能研发成功?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对此表示,从历史上人类应对疫情到今天人类对病毒的认识,疫苗仍然是当前战胜新冠病毒的根本之策,各国也把研制疫苗摆在重要位置。但疫苗研制是非常复杂严谨的科学活动,难度大周期长,因为是科学研究所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王志刚表示,疫苗研发要把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放在重要位置,在疫苗研制中和今后,都要加强国际合作。如果中国疫苗成功得到应用,将落实承诺,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人类提供。
网络疫情直报系统将加强改进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坦言,防疫斗争中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在斗争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短板。其表示,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的建设。
他表示,将完善功能定位,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进一步加强对急性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国家CDC、省级CDC、市级CDC、县级CDC各自的功能定位。
马晓伟具体解释说,国家CDC要解决科研研发、实验室检测、业务指导和病原学分析等“一锤定音”的能力;省级CDC要加强区域防控工作的指导、监督、质量评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市和县级CDC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对地区性传染病疾病谱的日常监管和监测;县级CDC和社区医疗机构要夯实基础,加强社区的管理和防控,在基层筑牢防病的基础。
“对于重大传染病的控制早发现是关键。”马晓伟还透露,将优化监测体系,强化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2003年非典以后建立的网络疫情直报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报告。
他举例说,比如建立舆情监测的系统,医务人员的报告系统,科研发现报告的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的预警多元触发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预警和响应的能力。
此外,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激发人员的活力,着重培养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形势研判和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对重大传染病日常监测、应急预警、现场调查、形势研判以及流调过程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预防控制体系的人才过去有一些流失,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待遇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马晓伟表示,在健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准入、使用、待遇、考评和激励机制方面将出台新的政策。
马晓伟介绍,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创新医防结合的机制,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体系和医疗救治的体系,在机制上打通,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
■ 回应
中国是否延误公布病毒基因数据、隐瞒疫情,致疫情全球扩散?
国家卫健委主任:这种说法严重违背事实
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有些外国政客和媒体,在病毒源头上搞有罪推定,把病毒标签化、疫情政治化,炮制和炒作“中国源头论”“中国隐瞒论”,毫无事实依据,也不讲道理,不尊重科学。
另外,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延误一周才公布病毒基因数据,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延误,病毒才扩散。
“我不同意这家外媒的这种说法,这种说法严重违背事实。”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回应说,事实是,中国政府没有任何延误和隐瞒,而是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了病毒数据和相关疫情,为世界的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何时能摘口罩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表示,是否戴口罩要视不同的场所、场合和情况,不好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中国疫情取得阶段性疫情防治效果,摘口罩的场合越来越多了。
王辰举例说,北京已经降到3级响应水平,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场合可考虑不戴口罩。比如空旷、通风好、社交距离大的地方,可以不戴,但如果去医院或面对呼吸道症状病人时就要戴,警察、医务人员、老年人群等重点人群,也应该佩戴。此外,大家可以随身常规携带口罩。
前一阶段中国抗疫历程(摘录)
白皮书以时间轴形式,回顾前一阶段中国抗疫历程,并将其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迅即应对突发疫情(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19日)
2019年12月27日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1月3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当日起,中国有关方面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
1月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对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1月12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情况通报中首次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月19日深夜 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明确新冠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
第二阶段
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0日至2月20日)
1月23日 武汉关闭离汉通道
2月2日 武汉市部署“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开展拉网排查
2月5日 武汉市建成并启用首批3家方舱医院
2月18日 新增出院病例数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
第三阶段
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2月21日至3月17日)
2月21日 各省份陆续调低省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逐步取消通行限制
3月11日 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降至个位数
第四阶段
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3月18日至4月28日)
3月25日 湖北省有序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4月8日 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4月26日 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
第五阶段
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4月29日以来)
4月30日 京津冀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来源:“中国抗疫”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