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基地 新活力——南昌青云谱区深耕转型升级
前段时间,在“南昌优品”电商直播消费节上,大家发现,除了江铃汽车、阳光鲜奶等具有鲜明青云谱地域特色的产品,还有多款由音乐人汪峰创立的FIIL品牌音乐耳机,也成为直播推荐的重点。
一个是年轻时尚的潮流品牌,一个是南昌传统的老工业区,让两者擦出火花的,是南昌市青云谱区抢抓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机遇,向高质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向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给城市带来的活力与朝气。
如今,随着“都市工业、现代商贸、文化创意、楼宇经济、新兴智慧、现代物流”六大产业集群在这里风生水起,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正把自己雄厚的工业底蕴,转化为孕育新经济的坚实载体。
老厂区——改头换面,打开创意空间
洪都老工业区曾是青云谱区的荣耀。洪都搬迁之初,青云谱人对这家功勋卓著的企业充满不舍——没有了工业,这块约18.5平方公里的土地,靠什么发展?
靠创新、靠创意。盘点这个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区,他们发现,在深厚的航空文化之下,这里保有15万平方米老厂房、2万棵原生树木、5000米热力管道、悠长的运输铁轨以及一大批老建筑。这不是包袱,而是财富。通过保护性地开发这块工业遗产,把历史感与现代感融合在一起,把工业风与时尚范镶嵌在一起,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意空间。为此,他们一方面打造占地480亩的洪都工业遗址公园,一方面着力把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工业旅游、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新经济产业融入其中。
老工业区复兴的新思路,让青云谱区猛然间发现了自己相较于其他老城区独有的空间优势。
近年来,他们像变戏法一样,将江西锅炉化工石油机械厂改造成江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南昌啤酒厂的老厂房打造成文创产业园;将密布老厂房和商铺的利民路提升成欧式风情的青云小镇;将无人问津的轻型汽车修理厂替换为干鲜果品市场……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在这新与旧的交替之间,新经济元素已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地扎根在这块昔日的工业沃土之上。
老园区——腾笼换鸟,聚焦新兴产业
金秋时节,在江西青云谱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江西九州通药业有限公司,一栋12层的工业检测大楼正加速建设。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集商务办公、物流调度、药品检测三大功能于一体,并依托全自动化立体仓库、无线拣选小车、分拣输送系统,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物流体系,使企业的仓储配送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是青云谱新经济产业集聚区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聚焦新兴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了解,这个占地仅两平方公里的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在几年前还是一家地处中心城区的传统工业园区——江西昌南工业园区,土地资源少,环境压力大,传统工业唱主角。2018年12月,随着青云谱区转型发展,该园区退出开发区管理序列,变更为江西青云谱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开始朝着打造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不断迈进。
当钢贸、汽车零部件生产等传统企业陆续退出,通过盘活闲置土地,以及土地租用、项目入股合作或企业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这里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一锤接着一锤敲”,短时间就打造出了科技研发服务区、现代医药物流产业区、高潮湖新经济产业区、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区等四大板块。随着国奥源干细胞再生医疗公司、湖南海凭国际(南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新经济产业项目不断引入各个板块,创新创意、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医药物流等企业数已占园区企业总数的六成以上。
这个昔日的老面孔“摇身一变”,已经成了青云谱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产业集聚的示范区。
老城区——脱胎换骨,支撑转型升级
青云谱区是老工业区,更是典型的老城区,“铁工机”(铁路、工厂、机场)纵横交错带来的交通阻隔、建筑限高,制约着它的发展。于是,当转型开启,他们在不断打开的新空间里,既植入新经济元素,又着力打造可以支撑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基础。
前不久,记者来到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梅湖艺术中心引人注目。这座民营艺术中心,由近现代陶瓷艺术馆、瓷板画艺术馆、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3D体验馆及艺术品交易中心组成,将于今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围绕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区将形成一个由王阳明纪念馆、傅抱石美术馆等组成的展馆群。
与此同时,借助象湖梅湖景区整体提升改造工程,青云谱区正在把象湖、梅湖、抚河、玉带河、护城河等河湖水系串联在一起,形成“两湖三河”绕城流的美景。还准备在3年至5年内,对城区26条主干道进行提升改造,打通断头路、形成主骨干、促进内循环。
由此,一个具有“一核”(商贸商务核心圈)“一带”(“Z”字形总部经济带)“三群”(现代物流产业群、电子商务产业群、文化旅游产业群)新格局的“都市产业新城”已然孕育其中,成为新经济的沃土。
新动力带来新变化,新天地孕育新希望,青云谱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