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什么”始终是高考改革的根本任务

2020-07-27

我们如何去评判一张高考试卷的质量高低?是难倒考生,还是让所有人都有题可答,有话可说?命题人眼中的区分度,就如同用尺子去测量,如何落到国家大考的选拔过程中?在追求教育公平公正的路上,高考改革未曾停步,高考试卷命制的科学性和效度该如何把握?作为指挥棒,一张高质量的高考试卷该包含哪些要素,对基础教育的引导又该体现在哪里?

高考试题代名词:原创、专业、权威

有媒体报道,7月7日,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葛军出现在高考考点门口,他曾多次参加高考数学江苏卷命题,被考生调侃为“数学帝”,“但凡有他参与的高考数学卷,难度均高于往年。”2019年,在被认证的自媒体上,葛军发文澄清,自己只参加过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的江苏卷命题。其他年份高考数学难度因他而高,均为谣传。

高考数学真的越来越难了吗?在这篇文章中,葛军表示,反而可能越来越容易了,才导致区分度低,使每一分的重要程度加大了。他回应:“严格来说,每一年的高考题,都不会超纲。因为高考命题是由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既不可能由一个人决定考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可能让难度超纲的考题出现。”

命题人是试卷的主要设计者,也是区分度的把控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命题人总显得异常神秘,记者多方联系,采访到一位曾长期参与高考命题及研究的专家郑续(化名)。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一个职位叫学科秘书,负责组织学科命题;具体命题人由高校老师、中学老师和教研人员组成,但以高校教师为主。”郑续向记者介绍,“没有谁能主宰一次全国统考命题,高考命题都是合作工作,某一个人不可能影响整个科目命题水平。”

原创、专业、权威,被视作高考试题的代名词。

“出一道好题容易,但是出一份好卷子难。”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命题改革面临的真正挑战是专业化、权威性和稳定性。必须由专业的命题人员来进行命题,他们是专业人士,在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后,才能从人才选拔的视角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的视角出发。

“专业化是权威性的基础。”在秦春华看来,权威性的来源不仅仅是组织命题机构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这个机构所生产出来的题目水平足够高,足够专业,令人信服。此外,还应该保证试题的稳定性,即试题的信度和效度都要高,不能忽高忽低。

最应该改革的是考试内容

在高考综合改革过程中,“考什么”始终是高考改革的根本任务所在。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高考考试方式、考试科目的组合,最应该改革的是考试内容,“怎么样出一份好卷子,才是真问题”。

在考试内容方面改革的方向应是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对基本素养的考察。2020年初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

事实上,一张试卷牵动着两头。

“理想的高考试卷,既要满足大学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同时,又要对基础教育产生正向的引导——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如果一套高考试卷区分度低,考不出来水平,学得好的和学得不好的学生得分差不多,或者后者的分数甚至超过了前者,那就无法满足大学人才选拔的需求。如果高考结束后,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应该上补习班,只有靠大规模刷题才能得高分,那么高考就没有起到引导基础教育的作用。反过来,如果高考结束后,大家都认为应该按照教育的本质去开展教育教学,大规模刷题没用甚至有害,那么高考就发挥了指挥棒的正向作用。”秦春华表示。

引导教师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一份理想的高考试卷,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一份高考试卷除了要体现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发展要素外,还应该体现关怀要素。”在北京二中语文教研组长刘智清看来,考卷既要关怀考生的生活背景,关注城乡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比如,城里的考生对共享单车、刷脸支付司空见惯,但偏远地区的考生很可能完全不清楚”;也要关怀考生的考场状态,比如考点安排及考试试题难度配比的科学性等,“让高考试卷充满友好鼓励的味道”。

“理想的高考试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试卷使用存在区域差异,适应一个区域的试卷,不一定在其他区域也合适。”在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秉禄看来,一套高质量的高考试卷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本素养的考查;还要有时代特色、突出选拔功能和导向性,“也就是说能引导教学由知识学习向育人转变”。

在马秉禄看来,一套好的高考试卷一定会引导教师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体验,同样也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到“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近两年,高考试题突出的情境化设置,正在引导高中教学。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化学、生物试题均涉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考查。如全国理综卷Ⅰ第7题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出的一些常用灭活病毒药品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知识。

“情境是新课标中关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题型加入情景设计内容,应当说是高考命题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适应和引导。”秦春华说,情境设计的核心是教给或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在原来的题目上“套嵌”上一个情境的外衣。

“情境不是重点,重点是真实世界里的真实问题,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秦春华表示,高考试题考查的并不是学生是不是背会了所有的“兵书”,而是在真实的战场上,是否能够不被包围坑杀。“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帮助学生切实提升解决真实问题,而不是书本上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高考试题的命制也应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纳入其中,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做好准备。”马秉禄认为。

“理想中的高考试卷应该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高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它也应该是一把尺子,要有区分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表示,“当然,关键是要对未来有预测性。这个预测性,包括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曾樵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