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也是世界难题。2020年,疫情持续蔓延,全球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中国还通过推动南南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等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非凡一年,意义非同寻常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在人类减贫史上,中国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亿多人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称赞中国的脱贫成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亚太局局长布雷特感慨,“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如此迅速完成这样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中国的减贫经验是一座宝库”。
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推动世界减贫事业大踏步向前。没有中国的脱贫成就,国际社会实现全球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便无从谈起,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更将遥不可及。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表示:“毫无疑问,这是消除贫困的历史上最大的飞跃。仅中国的努力,就极大促进了与世界减贫有关的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极大提振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信心。乍得总统代比赞叹, 中国经验向世界表明,贫穷的国家可以改变自身命运,变得富裕。肯尼亚圣保罗大学经济学者库塞瓦说,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新办法来减少和消除贫困。
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在极不平凡之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脱贫攻坚艰苦卓绝,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中国推进脱贫攻坚的坚定意志和扎实行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决心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信心的体现。”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积极、具体,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凝聚力、执行力,也得益于中国高效的政治体制。在巴基斯坦执政党正义运动党中央新闻书记艾哈迈德·贾瓦德看来,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源于中国的制度优势——能够将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广泛动员和团结起来,为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而共同努力。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中国人民坚定的发展信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分享经验,增添减贫动力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收入多少?”“扶贫贷款的发放有什么条件?”“摆脱贫困后,赤溪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福建宁德福鼎市赤溪村扶贫展示厅,近30位外国驻华使节对赤溪村的脱贫过程和发展前景兴趣浓厚。
“30多年来,赤溪历经就地农耕生产‘输血’式帮扶、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换血’式扶贫、整村推进综合开发‘造血’式发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的这番介绍,让加蓬驻华大使恩东感慨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宁德找到了正确的脱贫之路,这启迪我们,政党要深入调研、因地制宜,持续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富足的生活。
如赤溪村一样,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拔掉了“穷根”,摘掉了“穷帽”。在中国大地上书写的减贫奇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实地探寻“密码”。从规划宏观战略到实施精准扶贫,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增加扶贫投资规模,从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到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不少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借鉴中国脱贫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展自身脱贫工作。
泰国孔敬府省、县级的官员在赴中国实地考察和学习后,研究制定当地的扶贫方案——“下村子”“结对子”“找法子”:选派700多名官员对口帮扶;把贫困户家庭“看做自己的家,同甘共苦”;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因户施策”……扶贫计划实施1年多来,孔敬府1174户特困户中已有79%成功脱贫。孔敬府府尹颂萨自豪地说,这一对口扶贫模式得到泰国政府充分肯定,待全面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的历史学家在撰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编年史时,其中一个特写章节很可能就是中国的精准扶贫。”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如是判断。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多次访华,记录下很多脱贫攻坚的生动案例:“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畅通后,村民出行方便了,农副产品销路也广了;一些本土大型超市为贫困地区的优质果蔬、肉类等产品提供市场渠道和扶持;采用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的方式让广东从化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纳赛尔不仅把在中国学到的脱贫经验带回摩洛哥农村,还计划编写一本关于中国扶贫的书,为更多非洲国家提供参考。他说:“中国的扶贫成就和经验难能可贵。特别是对很多欠发达国家来说,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现担当,深化国际合作
“新桥已经建好,村民再也不用绕山路、过水路了。”老挝万象市版索村副村长坎占望着中国援建的新桥高兴地说:“中国援助项目为村庄带来许多新理念。我和其他村民一起学习养牛、种玉米等经验,准备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人增收。”版索村是中国援老挝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村之一。项目启动3年多来,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有了明显改善,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减贫事业。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设立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从全面落实南南合作圆桌会上宣布的“100个减贫项目”,到扎实推进“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合作,再到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一批批合作项目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为世界减贫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将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减贫面临巨大压力。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年度评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1亿人因疫情重新陷入极端贫困。这是自1998年以来全球贫困人口首次增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或将再有2.07亿人陷入极端贫困,从而使极端贫困总人数突破10亿。
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举措,为推动国际减贫合作发挥了重要引领性作用。“我们要直面疫情挑战,推动国际社会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置于国际发展合作核心,将消除贫困作为首要目标”“中国已有多支疫苗进入Ⅲ期临床实验,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将落实好两年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的承诺,深化农业、减贫、教育、妇女儿童、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砥砺前行。
中国积极支持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是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全面落实符合倡议要求的缓债申请,缓债金额达13.53亿美元,23个国家从中受益。截至9月末,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有关受惠国家签订协议的缓债金额达到7.48亿美元。南非政府高级顾问韦斯利·道格拉斯说:中方缓债决定,“对疫情困境中的非洲国家是雪中送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敞开胸怀,团结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放眼长远,标本兼治,中国积极携手各方为消除全球贫困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重点阐述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看法,指出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续、有韧性的未来,不断推进全球减贫事业至关重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在人类通往消除贫困、打造更可持续、更加繁荣和谐的道路过程中,“中国作用不可或缺”。
共促世界减贫,中国诚意满满。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合力建设远离贫困、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