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汇聚产业发展动能 南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产业发动机”

2020-12-10

芯诚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全面推进“五城”建设的号角声中,我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创新之城、实力之城,努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今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25.11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51.9%、29.7%、25.2%和8.7%。重点监测主要工业品增长面达50.3%,电子元件、手机和液晶电视机产品同比分别增长44.4%、24.8%和10.0%。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保持大幅增长,手机出口118.3亿元,同比增长38.4%;笔记本电脑出口40亿元,同比增长11.8倍;平板电脑出口30.8亿元,同比增长3.5倍。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南昌如何迎难而上,实现逆势突围、成倍增长?答案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赖海荣/文 成奔/图

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

在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技术人员紧张地忙碌着,针对陶瓷酒瓶瓶坯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自动化装备制造技术进行研究。该项目结合传统工艺,开发集瓶坯成型、修瓶和喷釉等工艺于一体的全自动生产线,以解决困扰陶瓷酒瓶生产企业的难点、痛点。该项技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酒类包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该院副院长刘晓东表示:“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应为当地制造业在关键领域提供新动能。我们将充分依托哈工大的科研资源,结合南昌区域经济特色,帮助企业进行装备自动化、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建设。我市充分发挥省会科研资源聚集优势,扎实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各级科技创新平台提供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全市研发平台数量快速增长,先后组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天津大学南昌微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多家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我市已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5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9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6家。

为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我市先后出台了人才新政“22条”、“人才10条”等政策,打造人才近悦远来、安居乐业的生态体系。目前,我市已有40个项目被确定为2020年“双百计划”项目,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41人。全市共有国家级优势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81个,建立院士工作站44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5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引进院士创新团队人才325名。

持续的创新投入,让南昌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共申请专利161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0项。其中,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申报各类科技项目40项;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硅衬底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高光效硅基黄光LED”等4个项目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推动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发展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不仅有分析测试、培训指导、院企合作等对外服务支撑,在企业孵化方面也有所发力。目前,该院孵化项目及企业超过10家,其中江西迈格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环保农用助剂的生产和研发,已研发出16种农用助剂,其产品Mega农用有机硅超级展透剂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2019年销售营业额突破1300万。

在小蓝经开区南昌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测试即将投产的新品。这家从事荷载检验检测设备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每年都有十多款新产品问世,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让创新的活力在南昌竞相迸发。

我市还大力实施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聚焦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截至去年年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442家,有35家企业上榜江西省独角兽(潜在、种子)和瞪羚(潜在)名单。预计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2000家。

科技赋能,南昌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从一项实验室技术构建出一条引领全球的硅衬底LED产业链,晶能光电书写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传奇。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协同创新和推广,晶能光电让自主创新的技术蜕变成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打破了国际相关照明技术垄断,实现从技术成果到产品再到产业的三步飞跃。如今,晶能光电的产品已占全球很大市场,头灯、矿灯占全球市场1/3,手机闪光灯出货量全球第二,汽车照明国内出货量最大。“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广揽全球优秀人才,已拥有国际国内专利370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战略业务部总监王琼说,“我们还通过搭建平台,从创新技术孵化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强化这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LED产业链。”

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今年1-9月份,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实现营业收入953.2亿元,同比增长12.7%,总量在八大工业主导产业中排名第一。

此外,我市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重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筛选出20个重点产业链,主攻虚拟现实、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新经济,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共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进产业合理化布局,有效提升城市产业链整体水平,塑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新生态,聚优成势,加快构建具有南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实力之城。


来源:南昌日报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