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瘤比恶性肿瘤更凶险

2020-03-20

脑动脉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却比恶性肿瘤更加凶险。脑动脉瘤居脑血管疾病病因中的第3位,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它平时没有明显症状,一旦破裂发作,却会导致凶险的脑出血,堪称深埋脑部的“随机炸弹”。不要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人群中,100个人就有大约7人患有脑动脉瘤,而一旦破裂,有四成的人等不及送医抢救就已死亡。珠江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段传志教授介绍。

50岁阿姨 颅内长出巨大动脉瘤

50多岁的李女士十年前就开始有阵发性头痛的症状,休息后可以慢慢缓解,所以一直未加注意。近几年头痛逐渐加剧,靠止痛片才能缓解。随着头痛日渐剧烈,她到珠江医院一查,才发现颅内长了一个巨大动脉瘤,最大直径达2cm。

段传志教授团队建议采用最新的专门针对巨大动脉瘤而设计的Pipeline支架,进行血管内栓塞的微创治疗。据了解,这种支架由48根网丝编织而成,可以对载瘤动脉进行血管重建,将瘤颈封闭,引导血流至正常远端,而瘤内逐步形成血栓,从而让动脉瘤这个“炸弹”永久失效。针对李女士的病情,段传志教授团队制定了Pipeline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的微创治疗方案,成功为李女士在颅内血管内“筑墙”,堵了动脉瘤的血流,让瘤子形成血栓。

平时并无明显症状一旦破裂十分凶险

就像李女士的情况一项,很多脑动脉瘤患者最初都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段传志说,动脉瘤如果没有破裂,尤其是小的动脉瘤或是中型动脉瘤,确实没有太多的症状。只有动脉瘤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像吹气球一样,吹到一定程度就会“爆炸”,造成出血,临床常表现为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时候,可能才会出现剧烈头痛、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等症状,提示对脑组织和神经造成了压迫。

颅内动脉瘤多在运动、情绪激动、腹压增高等诱因下发生破裂出血,也可在无明显诱因或睡眠时发病,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有的很快就进入意识障碍,昏迷。头痛往往被患者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轻者可以只表现为头晕发胀,或伴有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诱发脑疝甚至猝死。

此外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会有一些前兆症状,如轻微头痛、眼眶周围疼痛,继之可有动眼神经麻痹。

头颅CT及CTA能检出脑动脉瘤

段传志说,目前脑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认为常见的病因主要有血管退变、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血管性病变等,其他病因还包括外伤、感染、肿瘤、药源性因素等。

还有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Takayasu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滥用药物引起的脉管炎、雌激素缺乏等都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由于脑动脉瘤这颗“炸弹”潜伏的时候没有太多症状,以往患者都是动脉瘤破裂了到医院就诊后才发现的。但随着如今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检查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动脉瘤检出率越来越高了,有六、七成的患者能通过体检检出脑动脉瘤的存在。

段传志介绍,头颅CT及CTA(CT血管造影)是主要的检查之一,通过CT可以看到病人有没有出血、出血多少、出血部位,CTA可以看到颅内血管和动脉瘤的情况。MR也可以看到出血的情况,MRA也能看到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所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条件的话应该在常规体检中加入以上项目。

并非所有脑动脉瘤需要马上手术

段传志说,治疗脑动脉瘤,以前主要是开颅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夹闭,但这样创伤大,恢复得也慢。目前最主要的治疗办法是介入手术,进行脑动脉瘤的栓塞。

动脉瘤第一次出血后,建议要尽早做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一般不做保守治疗。因为第一次出血后,很可能出现第二次破裂出血。

不过,脑动脉瘤是否需要马上手术,还要看其大小。一般小于5毫米的可以观察,定期随访。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动脉瘤有变化,比如形态变了,形态不规则了,体检增大了,就要尽早动手术。对于大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一般也主张进行手术干预,因为出血风险会比较高。临床上检出的脑动脉瘤一般仅有10%需要马上处理,而其他人只需定期随访。当然,如果查出患有脑动脉瘤,一般要避免剧烈运动。

责任编辑: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