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批评姿态的回归3

2020-09-15

“沈评”《三国》的版本再造活动是有意识的。这种有意识,基于沈先生对《三国》版本系统长年的辛勤校理。20世纪末,沈先生着手研究《三国》,主要是从版本整理、校对工作开始的。在当时普遍“重阐述、轻校理”的研究氛围里,沈先生甘守寂寞,认真校理各主要版本,先后推出《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山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巴蜀书社1993年)等重量级成果。而其《校理本三国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也正是在这一浩大工程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由于始终秉持科学的校理原则和方法,以及严谨的学风,甚至“过细的精神”,沈先生的《校理本三国演义》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沈本《三国》”的说法也为愈来愈多的学者所接受并自觉使用,有学者将“沈本”誉为《三国演义》版本史上的新里程碑,是继“毛本”之后的第二次飞跃。从版本整理史的角度看,的为确论。而沈先生评点《三国》的活动,附丽于其校理工作,评、校活动有机交融、互相发明,使“沈本”不仅有极大的版本价值,也有极高的学术品位。

古代小说评点,尽管在话语逻辑上长期受诗文(尤其散文)批评裹挟,但也被有效地限囿在文学艺术的范畴内,尤其伴随小说文体的进一步艺术自觉,清代以来小说评点对作品的美学批评逐渐成熟,并成为学院派评点的主流方向。但在古典名著的当代接受和传播的过程中,学院派批评话语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力,始终不敌借助大众媒介而放大音量的“时髦见解”——在文本理解与阐释方面,学院派批评者更倾向于在细读的基础上,咀嚼其中滋味,在传统批评经验与西方理论方法的“配比试验”中,寻找最适合自身的话语风格,进而完成对作品完整且深入的解读、剖析。这固然提高了文本阐释的品位,却容易脱离大众的文化教养与接受习惯,在公共传播领域曲高和寡,最终沦为批评史上一个又一个静态的陈列标本。普通读者对于名著强烈的、持续性的“导读”需求,则经常由充斥于网络的“野狐禅”来满足。客观地讲,这类“时髦见解”在《三国演义》当代经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有其存在价值,但不应成为公共传播领域的最强音,长期误导大众。学院派批评者应当承担起文化普及的重任,从文学本位出发,以通俗而不失学术品格的批评话语,引导普通读者去理解原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这方面,“沈评”堪称典型。

责任编辑:付丹丹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