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乡土人才“三字诀” 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乡土人才成长于农村,植根于农村,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带富群众最有效的生力军。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着力从培养、激励、使用等层面出实招,促进乡土人才资源转化成乡村振兴的新优势,让更多的乡土人才出力出彩、彰显价值。
多元培“育”,
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洪泽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乡土人才素质提升”行动,针对乡土人才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有限的短板,加大培育力度,开展订单式、专业化培训。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利用洪泽区电商园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实务操作培训,组织电子商务培训班6期,帮助农户学会网络经营。今年以来,邀请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9名专家教授组成“智囊团”,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期,切实培育了一批能够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形成“能人”带众人的良好发展氛围。
“对乡土人才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整合农业、人社、金融、科技等部门资源,在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税费减免等关键环节给予保障支持。”淮安市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永胜说道。近年来,洪泽区建立乡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优秀乡土人才创业项目,给予3万-1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打造了“文坤”葡萄、“淮阴侯”草鸡蛋、“苏畔农园”芡实米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以乡土人才创业带动就业。
典型帮“带”,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土人才活跃在乡土,是乡村振兴中最具活力的主体,洪泽区积极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注重激发优秀乡土人才的引领作用,争取一个乡土人才、带动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
该区精心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等有种植技术、经营经验的乡土人才,通过现场示范、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方式,切实把掌握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传授给群众,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通道”;鼓励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经济实体,带动形成“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组织开展“能人带动”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让乡土人才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设定先锋岗、划定责任田,积极动员乡土人才争当美丽乡村建设标兵。建立‘专家+大户+农户’三级帮扶体系和‘乡土人才+贫困户’等结对帮带合作模式,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发散方式,帮助解决广大农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困难,引导成效突出的乡土人才服务基层发展。”该区东双沟镇党委书记邵加成说道。
知人善“用”,
选拔乡村振兴“领头雁”
善用乡土人才才能实现乡土人才的价值。洪泽区充分调动乡土人才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新激励机制,因势利导,搭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使他们干事有奔头、成长有空间、上升有通道。
通过开展乡土人才传统技艺展示、职业技能评比、农民创客评选等活动,选树乡土人才中的乡村工匠、文化贤者、科技能人、创新创业典型,加快后备人才培养和乡土人才梯队建设。鼓励各类乡土人才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特色农业项目,让乡土人才成为产业兴旺的“领路人”,大力推动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发展。将拥有农业技术的乡土人才聘请为村级农技员,按服务天数发放技术服务补助,切实为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机会和舞台。对思想开明、热心公益的乡土人才,积极推荐参与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对政治成熟、思想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乡土人才,推荐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并在评先选优时优先予以考虑。近年来,全区先后有近8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有近220名乡土人才在村“两委”班子中任职。
李 彤 张玉婷 夏 冬 傅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