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育儿帮扶者”还是“矛盾导火索”?“隔代抚育”之痛如何解

2021-11-11
    “隔代抚育”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育儿形式之一。在年轻人工作越来越忙碌、家庭代际关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家庭育儿很多时候处于两代人齐上阵的状态。人们很难简单地将两代人归纳为“无私的奉献者”和“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并非简单的好与坏,而是夹杂着现实妥协、情感让渡、责任边际模糊以及代际冲突难以避免的斑驳图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隔代抚育”一方面是当代小家庭的“帮扶者”,另一方面也成为家庭矛盾与养育理念冲突的导火索。


图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年轻夫妇因工作繁忙,且缺乏更多优质育儿资源,时常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而依靠老一辈带娃,又可能面临老人身心压力陡增、晚年生活品质需求提高、抚育意愿降低、只催生不愿带、科学抚育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
      同在一个屋檐下,家庭内部的多重亲密关系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和考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碰撞、撕扯,在独立与依赖之间摇摆、纠结。
      给负重前行的“隔代抚育”解压松绑,成为万千家庭的呼唤;发展社会化普惠托育服务,成为“三孩时代”的期盼。
      祖辈帮忙育儿是我国延续千年的传统。但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年轻父母生活工作半径不断扩大,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与老一辈观念分歧逐渐加深,依旧延续的这种祖孙三代共处的家庭模式导致矛盾层出不穷。
     在一些矛盾较深的家庭里,巨大的精神压力捆绑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尤其是对于发泄找不到渠道、身体日益变差的老人来说,处于更不利的状态。“养完儿子养孙子”,老有所养竟是这个意思?岁月迟暮,老人究竟该继续发挥“燃灯精神”,还是为自己而活?
     面对现实,众多家庭当前只能在隔代育儿的撕扯中磕磕绊绊前行,许多老人还要在“祖孙同堂、其乐融融”的表象下不断妥协和奉献。


1


祖孙同堂,辛苦备尝


      祖孙同堂,既是一种血脉的延续,也是一种亲情的见证。孙辈的出生,往往让老人感觉欣喜和幸福,但“隔代抚育”,三世同堂,现实磨砺之下也让一些家庭埋下随时可能被引爆的雷。
     58岁的张巧霞最近很忙,4岁的外孙女感冒后变得更加黏人。张巧霞不仅要独自带去推拿,还得细心照顾吃喝,耐心陪伴玩耍。“女婿在外地工作周末才能回来,女儿工作也忙,天天加班,只能我多承担多操心。”她说。
     张巧霞是宁夏固原人,3年前退休后去成都帮独生女儿带娃。老伴尚未退休,这几年她只能在节假日或有事时匆忙回趟老家。“老伴自己在家没人照料,我很不放心,可我多待一天,女儿就得请假或者把孩子带去单位,很不方便。”


图片


2020年1月2日,广东茂名,路旁推着婴儿车的奶奶(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作为双职工家庭,张巧霞的女儿就是自己父母帮忙养大的。所以,尽管自己的风湿老毛病在成都更加严重,带孩子事情繁杂琐碎、责任大压力大,张巧霞依然觉得这是自己该尽的义务。
      像张巧霞这样的老人比比皆是。对于家住银川的严爷爷来说,自从两个儿子结婚生子,夫妻俩就当起了“牛郎织女”,一人帮一个儿子照顾孩子,周末才能聚在一起。十几年过去,眼看孩子长大,就在老两口觉得“快要解放了”时,一个儿子生了二胎,他们就只能继续“发光发热”。
      在我国,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祖辈帮忙照料孩子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在北京、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的“中国城市家庭教养中祖辈参与问题研究”显示,79.7%的城市家庭存在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情况,且儿童年龄越小,祖辈参与教养的比例就越高。
     走访小区、公园、学校不难发现,不仅带着孩子遛弯、玩耍的八九成是老人,承担接送上下学责任的也多是老人。在一个小区广场,半月谈记者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提着滑板车,费力地追在小孙女后面,气喘吁吁。“当年带大孙女,还不觉得太吃力,现在体力和精力真是跟不上了,不追怕出事,追又追不上,难啊!”


2


当“经验主义”遇上“科学育儿”


      尽管祖辈有更多人生阅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的包容度更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年轻父母的经验短板,中和他们的育儿焦虑,但这种模式导致的一些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是否剃头发”到“穿多少衣服”,从“吃盐有劲”到“追逐喂饭”,从“这边立规矩”到“那边拆台惯毛病”……自女儿出生,张女士和父母之间就如何带孩子发生的争吵就没有停过。
     宁夏大学心理学专家王淑莲说,隔代育儿最大的弊端就是祖辈更倾向于传统经验,不能与时俱进,与年轻父母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有差异。同时,隔代亲在育儿时还缺乏边界意识和原则,从而滋生家庭矛盾。
    “别说普通祖辈,我是心理方面专家,但在面对自己孙子时,有时候也会在奶奶和专家的角色中摇摆。从专家的角度应该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和行为说‘不’,但作为奶奶,看着可爱的孙子就会放松要求。”王淑莲说。
      王淑莲认为,照顾孩子是需要付出全部体力和精力的事情,持续时间又长,这对于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辛苦不言而喻。不论老人照顾得如何,年轻父母首先要心怀感恩,多看多夸长处,不要老盯着短处。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我国医疗卫生观念、教育理念相比几十年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要总拿老经验说事,要相信科学。


3


不能让老人的晚年太透支


     隔代育儿造就“老漂族”,衍生多方面问题。老年人通常被认为是流动性较低的群体,然而,随着年轻人越走越远,老年人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不得不“漂”在陌生的城市,面临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两地分居、异地就医难等种种问题。
      张巧霞说,尽管自己已经备案了异地就医,但只有住院时才能享受政策优惠,门诊就医回原籍不现实,自费又贵。“小区里很多外地来看娃的老人都面临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无奈,特别希望政府能早日解决。”
      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平认为,现在的老年人和以前也不一样了,高品质养老需求的上升和照顾孩子之间产生了冲突矛盾。当下很多老年人对于自己晚年生活的幸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远远高于上一代老年人。他们有一种自我独立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是城市,一些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也越来越有这个想法。他们不再把自己看作是为子女服务,或者说无条件为家庭奉献的个体,而是认为自己应该有高品质的生活,有自己自由生活的权利。
      何况,由老年人带孩子,在他们年纪不那么大时或许还说得过去,如果他们年事已高,仍让他们去做这么辛苦的事,甚至还要带二胎三胎,确实不合情理。
     尽管许多家庭都意识到隔代育儿的问题,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夫妻中一方辞职,家政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也让他们不放心保姆独自带娃,因此只能把隔代育儿进行到底。


中篇:家庭矛盾,在多重“拧巴”的亲密关系中爆发 


       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在喜悦和幸福的同时,新的矛盾和难题也不期而至,令人头疼。当产假结束,年轻人需要回归社会时,长辈们“披挂上阵”,成为育儿主力军。原本相安无事的两代人之间,矛盾就可能潜滋暗长。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不断改变的现实生活和价值观念碰撞加上代际鸿沟,导致同一个屋檐下的多重亲密关系面临诸多变数,家庭矛盾易发多发。


1


怎么做都不对!


   “我怎么做都不对!”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相信,同样一句话出现在相互指责的母女二人口中。
     65岁的老人李鲜华帮着女儿带了两年外孙,憋了一肚子委屈。在她看来,自己退休后来帮忙带孩子是一种牺牲,然而女儿不仅不感激,还对她的很多行为不满意,指责她带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对。
   “不要随便给孩子买零食,不健康;给孩子做饭不能加酱油,不健康;你买的玩具不好,你买的衣服不好;不要说他胆子小,不要吓唬他;不要给他看手机。”李鲜华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图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李鲜华的女儿刘娜也很委屈,她坦言母亲牺牲很大,但不能因为老人帮忙带孩子,就认为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刘娜说,自从母亲跟她一起生活,自己似乎又成了不懂事的孩子,哪儿哪儿都不对。“我好像时时刻刻都被她控制着,太令人抓狂了。”
     像李鲜华和刘娜这样的矛盾,一旦发生在婆媳之间,则会再加重几分。
     让80后宋浩为难的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母亲对他们夫妻俩的消费习惯不理解。“买这么多鞋穿得过来吗?买这么多个包,背得过来吗?”“口口声声说还房贷压力大,为什么还总点外卖?”宋浩不知该如何解释,老人才能释怀。


2


现代生活考验传统亲密关系


      ——夫妻分担,考验“合伙人”关系
     黄梅戏唱道“夫妻双双把家还”,但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双职工”各自忙碌,可能需要“996”,可能需要聚会应酬,许多人还要经过超长通勤、挤过晚高峰才能到家,双方能一起吃饭都很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育儿困难过多,会造成孩子父母压力过大,这种压力也容易传导到孩子身上,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当前,不少一孩家庭都面临育儿困难,如果考虑二孩、三孩,就会面临更多挑战
      婚姻使夫妻成为“合伙人”,面对家庭责任、义务,就应该明确分工、并肩作战、共同分担,互相提供温暖和力量支撑,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守好边界,考验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一向被称为家庭永恒的难题,具有相似性和普遍性。基于我国传统,育儿大多是婆婆或丈母娘来帮忙。婆媳本无血缘关系,因为一段婚姻而变成亲人。有了孩子之后,婆婆喜欢替儿子分担、看孙辈成长,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儿媳,这往往导致具有现代意识的儿媳的反感。婆媳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增加夫妻矛盾,从而让家庭矛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