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派书风的质朴之美
碑派书风,指碑派书法作品所体现出的规律风格。研究碑派书风的学问理论被称为碑学或碑版学,是一门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文字内容、拓本真伪的专门学问,属传统金石学范畴。《曹全碑》是隶书成熟时期的精品碑刻。有着十分典型和明显的汉隶特征。以《曹全碑》入门,能够很好把握隶书、理解隶书。《曹全碑》不但刻工很精致,而且保存完好,现存的拓本字口清晰,很忠实地展现了风格和笔触感。十分便于我们临摹学习。《曹全碑》的字形十分漂亮,属于俊逸优美一路。符合大众审美,不偏不怪。能够让我们很好进入“她”美的节奏中,创作时也更容易准确表达。
曹全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为他立碑?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曹全出生于“书香门第, 道德世家”,从高祖父曹敏到曹全四代人,都曾被举孝廉。(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童年的曹全就是学霸,精通谶纬之学(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无书不读。
他还孝顺长辈,民间有谚语“重亲致欢曹景完。”可想而知,曹全是在备受儒家教育、尊重贤孝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也就造成了他日后为官清廉、有勇有谋的品性。曹全曾先后出任汉代地方重要职位,在征讨疏勒国王和德时,爱护士兵,酒食与他们共享,甚至为患疮的兵士吮吸脓汁。最终和德被擒获并正法,班师回归,这一胜利维护了王朝的统一。这时西域各国纷纷赠礼,但是清廉的曹全全部缴公。
在征讨黄巾起义军成功后,以自己的家产俸禄,购买米粮, 救济年老贫困之人,为民请命,淡泊明志,安抚百姓。曹全还兴造郃阳城郭,积极重开学社,使郃阳县人文蔚起,深受郃阳人民的爱戴,最终留下了一块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碑文中所记平疏勒事,与《后汉书·疏勒传》颇有出入,因碑为当时所立,故其记事为史家所重视。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出土后移存郃阳县孔庙东门内,西向。1965年移置陕西省博物馆碑林第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