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过苏轼和王弗,才算看过男女间爱情该有的样子

Image 2020-04-03

乙卯,熙宁八年。

这一年,苏轼远离政权中心,外放密州,成了当地的知州。

无休无止的外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被渐渐排斥于核心之外,似乎也并不那么令人难以接受,惟一遗憾的,也就只有天涯无归处的飘泊之感了。

就在这一年正月二十日的夜里,苏轼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无限怅然,提笔写下了这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爱情无关远近,无关生死,无关记忆

嫁给苏轼时,王弗年方二八,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岁。

彼此的苏轼年龄也不过19岁,翩翩少年遇上了芳草佳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就此缓缓展开。

令人无限惋惜的是,恩爱情深的这对小夫妻,幸福的日子还没有尝够,便迎来了肝肠寸断的死别,因病亡故之年,王弗年仅27岁。

拭泪忍痛的苏轼,把爱妻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并于《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述了前后始末: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语气平静,不带任何一丝感情色彩,但句句哀婉,字字沉痛。

转眼又是十年过去,十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也可以忘记很多事情,按理说,就算伉俪情深,过了这么久,苏轼也该早过了亡妻的阵痛时间。

然而,并不是。

关于这一点,苏轼并没有长篇大论,他只简单用了六个字就解除了我们所有的疑惑——

不思量。自难忘。

原来,爱一个人,爱到骨子里,爱到灵魂里,从此后,这个人便再难以抹去。

因为,两个人,早已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难分出彼此。

所谓不思量自难忘,便是轻描淡写处的力拔山兮——如果不是爱到极致,怎能即使完全不去想一个人,也丝毫不会把对方忘记呢?

爱情,越是极致的爱情,越是无关远近,无关生死,无关记忆。

因为,那个人,你在,他就在,他就是你,你就是他。

二、千言万语甜言蜜语,不如相顾无语

现实是平淡的,纵使经过风,经过雨,苏轼也仍能从一而终,皆以平淡待之。

对于苏轼来说,人生中幽深的,也就只有梦可言了。

正是在梦中,远在家乡千里之外的苏轼,才能瞬间实现穿越,回到他所熟悉的一切中去。

小轩窗。正梳妆。

屋宇房舍,还是旧日的模样;伊人窗前,还是旧日的时光。

在现实中,苏轼还有纵使相逢应不识的顾虑,但在梦中,面对爱妻,面对曾经的一切,他的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杂念,从目光到灵魂,都只被眼前的至爱牢牢牵引。

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热热闹闹,甚至连语言,在这一刻,也突然失去了作用。

只有泪流千行,只有相顾无言。

现代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中,写下了这一行行无比滚烫的句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艾青的诗作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眼泪,不一样的爱,以及,不一样的沉默,然后,我们忽然明白,苏轼和爱妻王弗,两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原来,爱情的模样于我们而言,到底是太过于肤浅,我们以为爱情的天崩地裂风吹云动,到了苏轼与王弗那里,统统都不过是一池静水。

一池静水,是的,没错,就是一池静水,这池静水无声无息地奔涌在苏轼王弗的心底,又无声无息地涌向他们的眼睛,最后再无声无息地化成泪水,点点行行,洒落在地上。

再没有他的尘满面鬓如霜,也再没有她的小轩窗正梳妆,此刻,只有他和她的无语泪千行,在泪水中,他和她,都一点一滴地消融了彼此。

这世界,这生死,这茫茫人间,惟有泪水能洗涤一切,惟有泪水能消融一切,也惟有泪水能解释一切。

问题是,他和她,在面对彼此之时,还需要洗涤、需要消融、需要解释吗?

不必。

他在,她也在,他和她,就是彼此的洗涤,彼此的消融,彼此的解释。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原来,千言万语、甜言蜜语,都不及苏轼与王弗两人的相顾无语。

结语

相传苏轼少时读书之地,有一池,景甚雅致。

美景当前,岂能无名?

苏轼便和老师提议,邀请一众文人雅士共聚于此,为这池子取一个配得上的名字,到时池幽名雅,方才是相得益彰之事。

学生有此雅趣,老师自然欣然允诺。

事情很快操办起来,谁知过程并不顺利,诸多来客所取池名要么过雅要么过俗,挑来挑去,竟然挑不出一个能让众人都拍案叫绝的好名字。

最后,苏轼提笔刷刷刷写下一名,马上就引来了所有人惊艳的目光——唤鱼池。

这时候,老师的女儿王弗,也遣丫鬟送来题名,众人凑前一看,尽皆赞叹,苏轼本人却如雷轰顶愣在当场。

纸上赫然写着三个字:唤鱼池。

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只能认为苏轼和王弗两人,果然是心有灵犀,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苏轼和王弗两人互相认定了彼此。

他们,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精神上的伴侣,他们相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正如同时期的词人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的爱情,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苏轼和王弗,自然是在不长的彼此陪伴中,双双经历到了爱情的永恒。

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属于苏轼和王弗之间的极致,也是属于世间爱情的极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