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试帖诗是古人的高考作文 评选最好的试帖诗 大多数人会选择这一首

2020-04-14

前言

科举是古人选拔人才的方式,最早的科举始于隋朝,唐朝建立以后,继承了这一良好的传统。

不过,后来唐朝人觉得隋朝的这种选拔制度并不能看出读书人的水平,因此在初唐时进行了改革。

试帖诗于是应运而生。

这种诗有什么特点,与其他的诗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一、科举从背诗改成了作诗

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经历了1300年。

科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考诗赋。其中的诗就是试贴诗,但试贴诗并不是从隋朝而是从唐朝开始的。

《新唐书·选举志上》介绍说,科举考试考诗赋起于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刘思立说,现在的”明经“只不过考大家的记忆力,看不出水平呀,怎么办呢?皇帝,咱们考”文律“吧。也就是后人常说的考”诗赋“:律诗和律赋。

进士考试中的律诗就是试贴诗,试帖诗因为常常使用“赋得”二字,因此也被称为“赋得体”。不过“赋得体”早在南北朝就出现了,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升级方式,试帖诗考的是创作能力。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诗体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内容上大多以礼乐教化儒家思想为主,形式上大多是严格的近体诗(近体诗),有的对于押韵还有要求。

可见,原先的科举有点像现在的中国诗词大会,只要背的多就行,从此以后,改成了作得好才行。

明经科当然不仅仅背诗经,还有尚书、礼记、春秋左传等等,但毕竟靠死记硬背;而进士考律诗与律赋的创作能力,难度要高得多,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例如元稹参加“礼记、尚书”考试,以明两经擢第时才十五岁。而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还得意地说: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二、试帖诗的种类

1、五言六韵排律

唐朝大多数试帖诗,是五言六韵的排律。

唐德宗建中二年出了一个神人,当年状元及第,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叫做崔元翰,他的《赋得沉珠于泉》就是一首五言六韵诗:

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沉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风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深看星并入,静向月同无。光价怜时重,亡情通道枢。不应无胫至,自为暗投殊。

六韵,是指12句的排律,有六个韵脚:珠、符、浮、无、枢、殊。

2、五言律诗

也有五言四韵八句的律诗,即五言律诗。如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崔曙《明堂火珠诗》:

正位开重屋,中天出火珠。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还将圣明代,国宝在京都。

3、七言律诗

诗鬼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是一首七言律诗。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可见,无论篇幅,都严格按照格律诗的要求,一韵到底、对仗、粘连、平仄无误,不使用拗体和变格。

八韵、十韵的试帖诗这里就不举例了,可见下面第五部分:限韵的试帖诗。

三、有七韵或五韵的试帖诗吗?

有人说,格律诗有首句押韵的,这样算七韵还是六韵呢?

我们知道,格律诗首句押韵的话,押韵的字就是单数了,例如李商隐的这首七绝《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这是三韵还是两韵呢?

又如杜牧的七律《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其一 》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这是五韵还是四韵呢?以上几首虽然不是试帖诗,不过也可以参考。

关于试帖诗的韵脚数量,清朝的冒春荣在《葚原诗说》解释:

"试帖例用六韵,首句以仄起为是,或押韵起亦可,此不在六韵之数。

也就是说,试帖诗,大多首句不押韵,当然也有首句押韵的。但是首句押韵,不在六韵范围之内。

例如“郑鹧鸪”《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这首诗是比较罕见的首句押韵的试帖诗: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窗纱迎拥砌,簪玉妒成茵。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首句平收,新,不在六韵范围内。所以这是首句押韵的六韵诗。

上面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则是一首首句押韵的四韵试帖诗。

四、有押仄韵的吗?

也有押仄声韵的试帖诗。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丁巳科的状元李肱有一首《省试霓裳羽衣曲》: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燕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种仄韵的试贴诗,也比较少见。

五、限韵的试帖诗

试帖诗有的限韵,有的不限韵,例如这首清朝杨庚的试帖诗《赋得敦俗劝农桑(得敦字)》:

耕织鸿图肇,农桑凤诏温。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

考礼钦祈谷,歌豳重采蘩。公田皆雨及,法驾屡星言。

推四风清畎,缫三月满盆。笠看黄壤聚,秭到绿云屯。

安土齐趋业,捐租叠沛恩。万年衣食裕,寿宇迈羲轩。

这首诗是五言八韵的试帖诗,对于杨庚的要求是(得敦字),敦这个字属于【十三元】韵部,因此这首诗必须在【十三元】这个韵部中押韵。

另一位比较有名的诗人,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他的作品是《赋得敦俗劝农桑学院取博学鸿词试帖》:

淑景尧封丽,仁恩禹甸长。辛勤看士女,劝祼重农桑。

绿野春如绣,青郊草正芳。畻边挥黛耜,陌上执懿筐。

兰泽高低遍,蘋花远近香。和风来密树,甘雨溢方塘。

戴胜飞何急,仓庚语转忙。定将收茧税,纻待莠苞稂。

喜见趋耕织,欣瞻裕盖藏。豳诗堪入咏,朋酒祝无疆。

可以看出来,吴敬梓的作品是五言十韵的排律。而且他的诗一定是“得桑字”,因为押的韵都是【下平七阳】韵中的字。

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试帖诗与一般得古诗有什么不同吗?清朝人王廷绍说:

古近体义在于我,试帖义在于题。古近体诗不可无我,试帖诗不可无题。

古近体,指普通的古体诗或者近体诗(格律诗),泛指其他的诗,主要抒发作者的情感,而试帖诗是命题作诗。

所以一个主要在“我”,作者可以自由自在的创作。而试帖是需要有“题”,从诗体到内容到韵脚,拘束很多。

如果评选最熟悉的试帖诗,大家会选哪一首呢?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钱起的这首《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23 从谢懋词作中,看出艳词与清丽之词的区别

什么是出韵、兼韵、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葫芦韵、辘轳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