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德艺双馨的典范:王文芳山水画史册留芳名

Image 2020-04-29

惊悉恩师王文芳先生于2020年4月28日凌晨1时40分仙逝,享年82岁,十分悲痛。谨以此文以表悼念……

——题记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做人,不可以有我;作诗,不可以无我。”意思是说做人不可以“我”字当先,事事处处把个人放在第一位。要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无私无我。而作诗或艺术创作,则不可“无我”,既不能一味模仿他人,也不能模仿古人,失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古往今来,在现代社会袁老夫子的做人从艺之说,仍然是倍受遵崇的至理名言,许多杰出人物都堪称“不可有我”和“不可无我”的楷模。北京画院王文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美术大家。

▌ 王文芳先生

王文芳是山东招远人,1938年生,终生未婚。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国画大师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宗其香先生。196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画院,成为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成立的新中国第一个专业画院的专职画家。在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文芳不仅传承了师辈的绘画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树立了慈心大爱、舍我助人的高尚品德,在美术界享有极好的口碑,具有深受敬重的人格魅力。

▌ 《初踏征途》 王文芳 绘

1982年,王文芳在甘肃平凉写生时,结识了当地青年画家蒋志鑫。从其具有个性的作品中看出蕴藏的发展潜力,便为其承担了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支持其赴京进修。在北京,王文芳让蒋志鑫住在自己当时位于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的宿舍里。白天他把画案让给蒋志鑫用,自己支一块木板作画;晚上他硬是把床留给学生,自己睡在地板上。并且夏买单衣,冬赠棉服,结业之时,还为其准备了足够挑一担子的画册、书籍和画具。山西晋中画家张培林,1985年进入北京画院王文芳高研班学习。没有画室,王文芳把他在北京画院唯一的一间画室让给张培林,自己搬到宿舍里画画,一用就是两年多。张培林有时回山西都是王文芳给买车票,关怀可谓无微不至。

江西有个画家在王文芳工作室进修,几年间也是王文芳管吃管住。山东有个学生来跟王文芳学习,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王文芳资助。几十年间,王文芳教出的学生有数百人之多,无论谁有了困难,他都解囊相助。有一个时期散居北京的学生很多,王文芳知道他们居无定所比较辛苦,便约定每月安排几次聚会,他请弟子们吃烤鸭。那段时间每到周末,王老师的学生们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北京画院,乐享王老师为他们安排的幸福时光。

几十年来,王文芳为学生们付出了大量心血,给予的经济帮助难以计数。现在,这些弟子大多都已经成才,有的进入省市级专业画院和国家重要美术机构,有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并获奖,有的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有的成为当地美术创作骨干。每当忆及师恩师德,学生们都发自内心的感动,深深感念老师的善心与厚爱。

王文芳社会影响很大,经常有人登门拜访,但他从不接收任何人的礼品。有时学生从家乡给他带一点土特产,他也严词拒绝,甚至为此生气发脾气。王文芳在甘肃的一位画友不幸病逝,留下身患多病的妻子,生活比较困难。王文芳闻讯后,凡有兰州方面的熟人来访,他就拿出自己的积蓄,给这位朋友的遗孀捐带回去,直到这位朋友的遗孀去世。

王文芳对学生、对朋友心慈如佛,无私帮助,可他自己的生活却很俭朴。他饮食非常简单,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年,除了热爱艺术之外,几乎没有其它嗜好。王文芳身为北京画院的元老画家,在当代中国画坛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直到离去他也没有买过车,生前一直住在北京画院1985年分配给他的不足四十平方米的老旧宿舍里。这在京城的著名艺术家中是非常罕见的。

▌ 《风雨锻筋骨》 王文芳 绘

王文芳在做人上恪守“不可有我”的高尚品德,在艺术上牢记“不可无我”的古训。他虽师出名门,但不为师名所囿,不但注重研究古代先贤和师辈的理论、技法,更加注重继承史上大家和导师们的创造精神。他始终认为艺术史就是创造史,一个艺术家一旦没有了创造精神,其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他常说艺术面前大路条条,在优秀传统面前,在大师的高峰面前,还是有很多路可走,要学习先辈的创造智慧,努力踏出新路。他常以敦煌艺术为例,认为莫高窟492个洞窟中,不同朝代、不同洞窟的壁画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洞窟里的壁画跨越几个朝代,虽近在咫尺风格也大不一样。这说明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历史从这里走过》 王文芳 绘

2019年王文芳在他撰写的《我的山水画宣言》中,更是直接以“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艺术观”。他说“历史前进了,时代变化了,生活空间和内质,生活方式和节奏,都有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山水画必定扩大题材范围,表现出新的审美情趣,创造新的意境”,“既要传承传统,又要突破传统”。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创新精神,王文芳在创作中勇敢的拒绝陈陈相因,志在创造,志在有我,苦苦求索,锐意出新,终于在名贯中西的“李家山水”门下自成一格。特别是他中年之后创作的西部山水画,立意高远,笔墨豪放,风格清新,写意性和形式感都很强,实现了他的“意境美、形式美、笔墨美”,“有灵魂、有生命、有内涵”的美学品格,被理论家称为“突破了中国画的传统格法”,“是中国画坛西北画风的主要开创性代表人物。”

▌ 《雄风犹在》 王文芳 绘

王文芳“有我”之艺术个性,体现在表现题材和精神追求上,是他从对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的研究中感悟到,传统山水画大家辈出,博大精深,气象万千,但也因时代所限,画风多求秀美而欠雄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所突破,以“撼我心扉,摄我魂魄”的大美雄风抒发情怀。正是这种大美追求,使他在作品题材和表现对象上逐步拓展,把艺术视野投向古人和前辈画家关注不多的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等西部地区。特别是对陇原大地情有独钟,屡屡走丝路,访陇上,出阳关,入大漠,力求从西部的大山大水中找到“灵魂的追求”。

▌ 《山河·家园》 王文芳 绘

王文芳“有我”之艺术个性,表现在创作技法上既承古法,更求新变。他潜心研究历代优秀山水画家特别是北宋“三大家”、南宋和元明“四大家”、清初“六大家”“四僧”以及李可染等恩师的作品,学习掌握传统山水画和导师们创造的技法。从经营位置到画面形象,从用笔用墨到赋彩设色,都细细精研,转化为我。他的作品特别是西部风格的作品,特别重视对景写生,不仅构图精到,形象生动,意境优美,气势恢宏,而且用笔果敢老辣,线条苍劲有力,用墨大胆厚重,墨韵生动丰富。尤其是他独创的先泼色再施墨的笔墨技法,使画面既呈现苍劲有力的线条,又见水墨淋漓、温润透明的效果。

▌ 《天鹤耒归 吉祥如意》 王文芳 绘

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王文芳创作了大量表现西北山河的精品力作。从这些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他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和西部情节。他对西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西部山河有着特殊的热爱,对敦煌艺术有着朝圣般的虔诚和膜拜。在他的作品中,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蕴含着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漫长的丝路古道和千年莫高,蕴藏着炽热的历史气息和文化精神;神圣的佛界净土,充满上苍的神秘与启喻。还有狂放的黄河,爆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古朴的窑洞,在晨风和暮霭里透露出无限生机和憧憬;夜空的弯月,把天上人间都浸入永恒的回忆……

▌ 本文作者看望王文芳先生时,王先生的签名留念

王文芳的西部山水画因风格鲜明,引起美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有的作品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有的陈列于重要场所,有的被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和收藏家收藏。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大型画集,山东家乡为其建立了美术馆。王文芳用他毕生的追求和努力,在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史册上,留下了一个亲切、温暖而又响亮的名字!(作者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李宝堂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