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展惊现“大唐返回舱”
广东省博物馆的《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今天开幕,是疫情发生以来的首个新展,我迫不及待地去尝鲜。展品来自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众所周知,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最著名者,是其中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按武则天的面容雕凿而成。这些不可移动的石像当然不可能搬来广州,所以展览中大多是些考古发掘出来的残损佛像,尽管如此,85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1件)也足以窥见龙门石窟的煌煌大观。
唐,圣善寺僧怀则经幢
这件东西远看是不是很像我们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实际上却是个经幢。经幢基本上寺庙里都有,形制我们太熟悉了,这么“土肥圆”的经幢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它建造于大中四年(850年),上半身刻满经文和题记,下部则刻有一坐佛二菩萨,龛外则有天王,背面还有弥勒像。
唐,珪和尚功德幢
这才是正经的八面立幢,修造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幢的顶部雕有四佛四菩萨,佛为坐像,菩萨为立像。幢体以隶书每面刻字4行,每行约34字。
唐,李夫人墓碑
是李姓男子为亡妻刻造于天宝三载(744年)闰二月三日,也就是张小敬大破“阙勒霍多”阴谋的一个多月后……不好意思,看到“天宝三载”我就忍不住穿越了。碑文为楷书兼行书,书法还不错。顶部的蟠龙及底座的龟趺都极精美。
唐,佛坐像
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高约1米,右手及鼻子有残损。
北魏,摩诃迦叶罗汉像
这是2001年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向中国归还的流失文物,它原本是龙门石窟东山看经寺(第2194窟)二十九尊罗汉像的首尊。展览中还有7尊从旅美收藏家陈哲敬先生处征集回来的佛造像。
唐,舒像座菩萨像
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右臂残断,脸颊丰满,项饰华美。
唐,力士像
路洞(第1787窟)保护工程出土。高1.36米,盛唐作品,肌肉很发达。
唐,优填王造像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这种形制的佛像多是雕像与窟龛分开制造,很少就山凿造,因此绝大多数被盗,存世甚少。
唐,舒像座菩萨像
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左臂及右足残断,衣纹简练有序,是盛唐作品,或为大势至菩萨,与观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
唐,菩萨残像
残存的这部分裙子褶纹疏密有致,璎珞花结精美繁复,可以想象整尊造像的轻盈婀娜之美。
唐,菩萨头像
面庞丰满圆润,神态安详。展览中的残损佛头像非常多。
万佛洞前室观音像龛复原像
图中两个其实都是3D打印的,只是作为对比,左边的是雕像的现状,右边的是用三维数字技术虚拟复原的效果,而且加上了彩绘。其实最开始第一张图看到的三个大佛龛也是3D打印的,仿真度还是挺高的,弥补了石窟不能移动的遗憾。
唐,菩萨装头像
都是擂鼓台三洞窟前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叫他们菩萨头像三件套。
北魏,孙秋生造像题记刻石拓片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留下许多魏碑经典,“龙门二十品”就是其中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展览中展出了其中“五品”的拓片,此即其一。此碑的书体风格被康有为称为“庄茂”。
北魏,始平公造像题记刻石拓片
刻有阳文楷书10行,每行20字,有方界格,额楷书“始平公像一区”也是阳文,文与格栏均阳刻凸起,是石刻中所少见的。
北魏,牛橛造像题记刻石拓片
气势磅礴,运笔熟劲,颇少造像刻石的匠气,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立,也是龙门造像题记中纪年之较先者。
唐,佛头像
高肉髻、螺发,眼微闭,神态安详,具代表性。
我还没去过龙门石窟(其实我连河南都没去过),所以这个展对我来说是颇新鲜的。原来龙门石窟对面还有白居易墓和也是始建于北魏、白居易曾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的香山寺,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也是与此有关。不知道来自日本的空海有没有到过香山寺和龙门石窟呢?哎呀,我又穿越到《妖猫传》去了……
●《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时间:4月28日—8月28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