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歌妓名医,苏轼曾为她写词

2020-05-10

柔奴遇到了王巩,找到了爱情,并义无反顾和王巩在一起。这让苏轼大为赞赏,并为此写了一首词。

历史上有很多歌女在后世留名,或因爱情故事,或因才华与美貌,而能让苏轼为她在词中留墨,至今仍传为美谈的歌女,估计只有她一人。她叫宇文柔奴,不仅才貌双全,更令人称赞的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宇文柔奴抚琴图

柔奴生于北宋年间,父亲是一名御医,宫中行医,如履薄冰,后来冤死狱中。母亲经不住打击也撒手人寰,幼小的柔奴一下子成为了孤儿。

如果说这是柔奴悲惨命运的开始,那么她的叔叔不但不收养她,还把她往痛苦的深渊推了一把,将柔奴卖到了行院(以艺娱人的场所)。

家庭的不幸使得柔奴过早地成熟起来。她姿色秀丽,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音律歌舞颇为出色,很快声名远扬。

有一次,柔奴陪一个姐妹去看病,没想到医生陈太医是她父亲多年的老朋友。陈太医听说她被卖到行院之时,曾多次寻找未果,如今出现在眼前,立即托人,花钱将柔奴赎出了行院。

柔奴在感慨亲不如友的同时,觉得命运又为她打开了温暖的大门。她就在陈太医那里打下手,学习医术。她把父亲的药方医书仔细研究,不辞辛苦,结合临床实践,又加上陈太医的指导,医术有很大提高,在为街坊们的诊治中得到大家的好评。

学医的时光让柔奴第一次享受到了父母去世后的安稳岁月,在那个年代,懂医术的女子非常罕见。此时,命运又把一个人推到了她的面前,在邂逅了王巩之后,柔奴的一颗少女心再也无法平静。

王巩,字定国,乃名门之后,祖父王旦官居宰相。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诗人。为人正直,性格豪爽,与苏轼交情甚厚。

柔奴被王巩的品格才华深深吸引,虽然王巩当时已有妻室,但柔奴宁愿到王府做歌女也要追随他。在爱情面前,柔奴勇敢又坚定地听从内心的召唤。

"乌台诗案"的发生,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苏轼被贬到黄州,王巩受牵连,是此案中受罚最重的一个,被贬到广西宾州。

大难临头,王巩遣散家人,妻、妾、下人都走了,唯有柔奴愿意跟着王巩去赴任

岭南多瘴气,环境恶劣。王巩的两个儿子先后离世,坎坷的命运考验着王巩和柔奴。

苏轼深感内疚,常和王巩写信,二人交流诗词、书法、绘画和养生等心得,互相安慰鼓励,并以杜甫为榜样,"一饮一食,未尝忘君"。两位落魄名士,虽遭贬谪,处江湖之远还忧其君,二人的赤子之心和高尚品行令人敬佩。

柔奴心地善良,她亲自上山采药,用自己的医术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为他们解除痛苦,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神医"。

柔奴行医图

在岭南的三年里,柔奴一直行医救人,在离开后,当地的人们都感念着她。回到京师,她的善举也被传为美谈。

艰难的生活中,柔奴始终不离不弃地陪伴着王巩,二人苦中作乐,相抚前行,终于迎来了奉旨回京的那一天。

苏轼和王巩这对患难中的朋友又见面了,老友相见,感慨万千。苏轼本以为王巩到了岭南会失意潦倒,憔悴衰老,没想到他精神焕发,性情依然豪气豁达。

再看柔奴,容颜红润,风姿依旧,不像从僻远荒凉之地和困苦磨难中走来的人。

苏轼问王巩的保养方法,王巩大笑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苏轼明白,在岭南恶劣的环境中,王巩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安之若素,正是这样的心态才有现在的样貌。

美丽的柔奴陪伴王巩度过了艰苦岁月

苏轼又问柔奴:"岭南的生活一定很艰苦吧?"

柔奴微微一笑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种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态度使苏轼深为感动。于是,写了一首词《定风波》赞美夫妇二人: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从此,柔奴便以点酥娘的名字响誉京城,无人不晓。

《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写给好友的,但也是自己内心的写照,他的后半生一直在贬谪中度过。

人的一生中不知道要经历什么,当磨难来临时,苏轼、王巩、柔奴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应该成为一种力量的源泉。

【个人简介】

吕群,安徽淮南人,文学爱好者,安徽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