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古人“奇葩怪癖”:学驴叫、写诗骂猫、给梧桐树洗澡?

2020-05-28

作者:楼心月

楚予微茫(ID:HY-chuyu1)原创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现在网络上“奇才”也是层出不穷,一波接一波操作秀得人眼花缭乱,甚至有人为了博眼球,精心策划各种令人费解的“迷惑行为”。

然而,这些雕虫小技,在古人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学驴叫、作诗骂猫、给梧桐树洗澡……古人这些别出心裁的“迷惑行为”,常常令人瞠目结舌。

01

我们一起学驴叫

奇葩指数:★★★★☆

网红遍地的魏晋时代,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不甘落后,以奇特的爱好独领风骚。

《世说新语》中记载:“王仲宣好驴鸣。”

他对于驴鸣的热爱,人尽皆知。及至死后,还引发了一场大型行为艺术:

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下葬前,好友曹丕提议,既然他爱听驴鸣,不如便一起学驴叫送葬吧。

到场众人便引颈长嘶,驴鸣之声不绝于耳。

如此新奇的送葬方式,可谓是后无来者了。

无独有偶,在他之前,有一位荒淫程度堪比夏桀商纣的皇帝,让内监们都学起了鸡叫

王粲虽然爱好独特,但其文学上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之下,身为一国之君却毫无可取之处的灵帝刘宏则让人不敢恭维。

汉灵帝将“人生苦短,尽情放纵”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不理朝政,其荒唐行径令人发指。

他还特意建了一座“鸡鸣堂”,放养着许多公鸡,以鸡叫来确定时间。

由于终日醉生梦死,不分昼夜地宴饮,结果便是天亮还在沉醉在睡梦中,醒不过来。

内监们又不敢贸然上前叫醒他,只能想出一个办法——在寝宫四周学鸡叫,以假乱真,以此来唤醒皇帝。

想象一下,一群嗓音尖细的太监们在周围学鸡叫,这效果简直是3D立体环绕闹铃了。想来他就是想继续睡,只怕也难以入眠。

当然,把王粲与汉灵帝相提并论似乎有些辱王粲了。为了送葬,集体学驴叫寄托哀思倒也情有可原,而因为昏庸无道导致内监学鸡叫就未免过于离谱了。

02

文人的碎碎念

奇葩指数:★★★★

或许是因为娱乐活动少,生活过于乏味,古人与动物之间便产生了难舍难分的情谊,各种相爱相杀的大戏不断上演,就连韩愈也未能免俗,以一篇《祭鳄鱼文》拉开了人鳄之战的序幕: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当时,他被贬为潮州刺史,当地人饱受鳄鱼之苦,损失惨重。

新官上任三把火,韩愈立刻开启唐僧念经模式,给鳄鱼下了一道最后通牒——限尔等三天之内搬走,三天不行五天,五天不行七天,再不走,就休怪我箭下无情了。

(对待鳄鱼也要先礼后兵,想来这就是文人风骨吧。)

神奇的是,不久后,鳄鱼大军果真撤离了。就连鳄鱼也受不了这种絮絮叨叨的碎碎念啊。

宋朝时,猫主子以其高贵冷艳的姿态和我见犹怜的外表赢得了一众文人的喜爱,众人心甘情愿地沦为铲屎官。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陆游那样抱着猫坐在柴火旁享受美好冬日,刘克庄家的猫就总是不让人省心。

作为玩忽职守的典型代表,这位猫主子从不履行职责,捕捉老鼠,气得他写诗责骂:

诘猫

古人养客乏车鱼,今汝何功客不如。

饭有溪鳞眠有毯,忍教鼠吃案头书。

责猫

将钱聘汝向雕笼,稳卧花阴晓日红。

鸷性偶然捎蝶戏,鱼餐不与饲鸡同。

首斑虚有含蝉相,尸素全无执鼠功,

岁暮贫家宜汰冗,未知谁告主人公。

想你自从来了我家,吃着溪鱼,睡着毡毯,衣食无忧,结果你却尸位素餐,任由老鼠啃食案头的书籍,对得起你那一肚子的小鱼干吗?

结果,这只傲娇的猫听完他的责问,竟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回来了。(还挺傲娇~)

嘴硬心软的主人顿时怒气全消,愁肠百结:

失猫

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

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

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

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

你贪玩上树、不捉老鼠,我何曾嗔怪过你(真的没有吗?)。

想必你是嫌我家贫,向往邻家的鱼吧!

篱笆边特意为你种下了不少猫薄荷,你且去闻一闻,醉倒便罢,何必贪慕人家的鱼呢?

想来,最终这猫还是没有回家,否则就该有几首《得猫》《庆猫归》了。

前有韩愈念走了鳄鱼,后有刘克庄念走了家猫,由此可见,文人唠叨起来,连动物们都害怕。

03

重度洁癖的日常

奇葩指数:★★★★★

元末明初,知名画家倪瓒(字云林)以其自成一派的绘画风格脱颖而出,其简约质朴的性冷淡风绘画风格成为明清画家们追捧的对象。

就他本人而言,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洁癖了。

据说,倪瓒沐浴时,要换水十几次,至于平日里穿着的衣物,更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就连家里的桌椅板凳,都要反复擦洗,一尘不染,以至于仆人都没有歇息的机会,终日忙于扫洒庭除。

某日,倪瓒看着庭院里的梧桐,洁癖又犯了,越看越不顺眼。

于是索性唤来仆人,命他将梧桐树反复擦洗。

看着干干净净的梧桐树,倪瓒这才心满意足,还特意作《洗桐图》《洗桐诗》来赞扬自家的梧桐。

然而,天然生长的树木哪里经得起这种摧残,愣是被活活折磨死了。梧桐若通人言,定要说,“愿来生不复生于云林家。”(其实……只是你不适合种树)

当然,倪瓒靠着祖辈留下来的财产,家大业大,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造作。待到老年时,家业凋零,他本人也锒铛入狱,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精致了,只叹“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不禁好奇,若是这位洁癖画家穿越时空,遇上一年洗一次澡的邋遢宰相王安石,该是怎样的场面?)

04

一门父子两coser

奇葩指数:★★★★

如今,二次元文化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身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通过cosplay(角色扮演)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热爱。

事实上,cosplay并不是新兴事物,早在清朝时期,雍正与乾隆就引领潮流,成为了业余coser。

在《耕织图》中,雍正带着一家老小,扮成农民,体验了一把田园生活。

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立志要将各种职业都体验一遍,渔夫、猎人、高僧……

屈原濯足、嵇康抚琴、米芾题字,雍正模仿前朝的文人雅士,感受一把名士风流,乐在其中。

他还意犹未尽,甚至戴上假发、穿起欧式服装,放飞自我,足不出户领略欧洲古典风情。

而乾隆虽然审美比不上雍正,但在cosplay这方面,却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并进一步发扬,菩萨、隐士、采药师……他沉迷在虚构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甚至还命画师们进行“换头大法”,将名画中的人物替换成自己,或树下赏月,或雪夜读书,怡然自得。

或许,久居深宫的帝王们,也有一颗隐逸之心,向往着世外隐居的生活吧。

(那么问题来了,当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它不香吗?)

时过境迁,古人的“奇葩行为”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这些事迹中,我们也可一窥古人的生活状态,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超凡脱俗的文人,都有其活泼可爱的一面。

这些生动鲜活的形象,也为我们研究历史增添了几分趣味。

【作者简介】楼心月,在“半床明月半床书”中探寻自我,发现世界,本文由“楚予微茫”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