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铜川籍书法家吴川淮:我买书和藏书的经历

2020-06-02

风尘五十文心雪

——我买书和藏书的经历

吴川淮

我买书是从五岁开始的!迄今已经五十多年了。

我记得很清楚,五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铜川的中心——工人文化宫,转了几圈之后,就来到马路北侧的新华书店。我的两个小眼睛盯着从来没有见过的书,兴奋异常,忽然看见一本彩色的书,图案美丽,飞起一个大蝴蝶……。这本书就是我第一本书。自此以后,就开始了我买书的生涯。先是连环画,《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杨连弟》《罗盛教》《刘胡兰》《白求恩》《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鸡毛信》《地雷战》《地道战》《小马倌》《生命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欧仁•鲍迪埃》《无产阶级的歌》《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一块银元》《评法批儒的故事》《大泽乡》《秦始皇》《投降派宋江》《韩非》《晁错》等等。买儿童读物,《向阳院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征途》……我渴望所读的《三国演义》连环画,《水浒传》《岳飞传》,《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那是没有的。当年发行的四大名著,见都没有见过。而这些书的费用,基本都是母亲给的零花钱,买冰棍的钱。那时候,同学中有人有《小刀会》连环画,就一直催着母亲能够买回来。我那时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没头没尾的《烈火金刚》。小学在红旗街小学读,初中到了市二中。

买真正意义的小说是语文老师王仲德推荐的柳青《创业史》第二部上卷,按照《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目录,一本一本地买,还有林汉达的几本书。用1.60元在五一体育场的书会上买了一本《煤城烈火》,被父亲责难,说乱花钱,母亲把书退了回去。当时,买过《仇恨》《小英雄雨来》等。姐姐用她的不多的工资给我买了《三国演义》连环画四十多本,当年再版,就发行48本,以后才出全。有一次全班出去劳动,到王家河,回来的路上,在供销社不多的书里,买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邦》一书。

进入铜川师范读书,除了管吃,每个月还有16.5元的补助。用这钱,我在铜川五一路一家卖工艺品的店里买了世界名著《唐吉诃德》,上下两册,3.55元,是我当时买的最贵的书。

1981年参加工作,在红旗街小学当老师,我感觉自己走了一个轮回,从这里读书,又回到了这里。学校图书馆不多的书,被我读遍了,包括恩格斯那一篇收在《马恩选集》第四卷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古典哲学的终结》,那个时候,离新华书店特别近,经常没事就到新华书店转,熟悉新华书店每一个角落,包括内部发行,也从此熟悉新华书店的每一个店员,虽然他们并不熟悉我。

那个时候,买了第一本“汉译学术名著丛书”中的《人是机器》,从此这一套书,逢见必买,搞了几十本;还买了聂绀弩《散宜生诗》,尝试着写旧诗,也写新诗。1984年的春季,因为写过故事,写过群文论文,调到铜川市城区文化馆任创作干部。这个时期买了很多的书,尤其是新华书店处理书的时候,买回去一大批。我曾和朋友去宜君,发现宜君新华书店有很多前几年发行的便宜书,一次就买了很多。当时,宜君王世雄说我:真像一个小蜜蜂……在文化馆期间,偶然发现废品收购站有旧书,遂每周都去废品收购站去收书,由废品收购站知道造纸厂有很多的书,也去造纸厂,和造纸厂的厂长讨价还价。这样的书,买了也有一房子。

1993年铜川日报向招聘,考入铜川日报,担任编辑、记者。

多少年之中,上海、北京、南京、南昌,这些城市风景名胜如何?不清楚,但它们的新华书店我都清楚,如果没有在一个城市里买一些书回来,那就算白白转了一趟那个城市。我手无缚鸡之力,但背起一捆书,浑身就是劲!何来的一股力量,精神也!我还在《铜川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背一梱书穿越城市》。

2004年调到西安工作,住在西六路附近,每周都要去图书批发市场几次。西六路那些卖书人的种种面孔,如在眼前。2008年借调到中国书协工作,从此在北京买了十几年的书,周末肯定去潘家园,还有王四营的图书批发点,甜水园的图书批发,中国书店的个个门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等。这些年为了买书藏书,愁的就是没有地方放书。当年在铜川日报家属楼,客厅放书,孩子的榻榻米放了一半的书,书房里塞满了书,卧室的角角落落都是书。我到西安时间不长,就累了一墙的书。从不抽烟,偶喝小酒,很少买衣服杂物,一个心就操在书上。有个外甥到北京的办公室看我,见一个柜子塞满了书,不禁说:“姨父,你都五十多了,求知欲还这么旺盛!”

平生为了买书,曾经把新华书店处理的书买回来再卖,曾经给不少图书馆卖书,就是为了买书。结婚前,几乎所有的工资都买了书,结婚后,工资也很多买了书,稿费外快都变成了书。我买书有目的乎?有也没有。有人说,买不完的书,杀不完的猪。为什么买书,我买书有时候是盲目的,就是喜欢。买书从文学书,买到哲学,买文艺理论,买历史书,买鲁迅,买国外最新的理论著作。买书,看书的同时,对于我的写作当然是有益的,我是以写故事和论文进入文化馆,告别当老师的四堵墙,又从文化馆进了报社,从报社到了艺术研究院,写作伴随我已经四十多年了,可以说我的写作,是在买了大量的书,读了大量的书,当然也见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中,完成的。多年买书的经历,使我读了不少,我也谈不上什么专家,就是一个读书人,痴书爱书,前生一定是一个书蠹,今生依然是一个书蠹。书蠹者,穷也罢,富也罢,幸福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2017年12月,我在北京秦汉胡同国学院举办我的“适莽苍者”书画小品展,为展览作诗云:适莽苍苍何所为,翰飞点点鬓毛催。风尘五十文心雪,废纸三千弄画梅。空庭苔茵朋侣笑,怀乡秋目故山哀。抱琴清兴散幽壑,且观笔端落锦灰。

2020.5.25

吴川淮

吴川淮,1963年生于陕西铜川,祖籍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家渡。现为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第六届新闻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报》活动策划部主任,陕西秦汉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陕西金石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作研究班学员,陕西书协理事,长安书学院副院长。黄堡书院副院长,设有"川淮藏书馆"。

来源:黄堡书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