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被人陷害入狱,无奈写下一首诗,最后两句看哭很多人!

Image 2020-06-06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即诗歌创作中,没有比由衷而发的感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了。无论是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肝胆相照的友情,还是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坚贞不渝的爱情,亦或是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无一不是人类极为珍贵的感情,无一不是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便与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关,且是亲情中的手足之情。它出自于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手,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顾名思义,这首诗是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的组诗作品《狱中寄子由二首》的第一首。宋神宗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

上任后,苏轼便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本来这算是一封简单的述职报告,但因苏轼在谢表中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就被新党利用,诬陷他讽刺朝廷,对皇帝不忠,包藏祸心。于是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便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入狱,受牵连者多达数十人,这也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当时新党之人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在狱中的苏轼深感命不久矣,便无奈写下这首《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向弟弟进行解释和希望弟弟能够多多关照家人。所以苏轼的这首诗,读来很是动人。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差点就成了临终之言,看哭了很多人。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首联“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即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小臣我却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过错自取灭亡。这两句诗便是苏轼在向弟弟解释自己入狱的原因,是因为发言不当,从而引祸上身。其实带有讽刺性质的诗词古来有之,但自宋代开国以来,因文字讽刺而被入狱的,苏轼是第一人。

颔联“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即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偿还前世的夙债,只是自己家中十口人,要依靠弟弟你多多关照了。紧接着颈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即无论是何处的青山都可以作为埋葬我的地方,只是恐怕以后每逢夜雨秋灯之时,你独自一人黯然伤神了。

结合颔联、颈联来看,苏轼其实已经对于生死之事不太执着了,所以他不在乎自己的尸骨埋在何处,但他放不下的是家人,是弟弟苏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夜雨”有一个小故事。苏轼与苏辙少年读书的时候,曾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深受感动,便相约以后要尽早退隐以享受闲居之乐。

但发生了此事,苏轼自然也就不能遵守以往的约定了,所以苏轼在这里说“他年夜雨独伤神”。也正是因为这个约定不能实现,苏轼才在尾联中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即来世我还要与你做兄弟,了结前生未完成的约定。由此可见,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是浓浓的手足之情。而手足之情也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情感,所以读来难免会动人心弦,潸然泪下。

纵观苏轼的这首诗,前四句重在托付家人,后四句重在手足之情。虽然它语言朴实,篇幅短小,但是感情真挚,尤其“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最为感人。好在后来有不少人纷纷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苏轼才得以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