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诞辰121周年:轻描淡写的爱与孤独
1899年6月14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大阪府大阪市出生。
川端康成
凄苦的童年
川端康成的童年十分坎坷。刚满周岁,父亲便不幸过世;第二年,常年照料患病父亲的母亲也身染重病,溘然长逝,留下年幼的康成和姐姐芳子。祖父母将芳子寄养在亲戚家,将康成留在身边,祖孙三人就这样在穷困潦倒之中相依为命。然而,不幸并未就此止住脚步。康成进入小学就读那年,疼爱他的祖母撒手人寰,不久后寄居别处的姐姐也早早夭折。就这样,祖父成了尚还年幼的康成的唯一血亲。晚年的祖父双目近乎失明,终日缠绵病榻,虽有热心的同村妇女帮助,但康成依然不得不承担起照料祖父的重担。这段经历被他记录在了1925年发表在《文艺春秋》上的《十六岁的日记》之中,尽管笔法还略显稚嫩,但越是如此,就越发显得那段被围困在灰暗小屋中的回忆真实且令人揪心。康成写祖父的衰老,祖父日夜不停的呓语,祖父对不如意的一生的哀叹,让人仿佛能看见那个昏暗灯光下、身形干瘪的老人。他写祖父辞世当晚正是昭宪皇太后奉安之夜;康成想去参加中学的遥拜式,又担心错过祖父最后一刻,于是惴惴不安托常来帮忙的农妇去问祖父。
“这是日本国民应尽的义务,去吧。”
“您能活到我回来吗?”
“能,去吧。”
——《十六岁的日记》(叶渭渠译)
于是康成连忙赶路,遥拜式结束后,也顾不得弄断的木屐带子,光着脚“一口气跑了一里半路回到了家里”。那天子夜过后,祖父去世了——不知是否是为遵守与康成的约定。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段经历依然在尚且年少的康成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早在祖父去世之前,他就曾在日记中悲叹:“啊,我太不幸了,苍天大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
川端康成出生地之碑
康成自此成了一个彻底的孤儿,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辗转于叔父家、亲戚家、学校宿舍和公寓,这种漂泊越发强化了他的孤独感,让他“尽做些到处流浪的梦”。毫无疑问,悲苦的童年经历与漂泊的少年体验也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并且让他养成了极其敏锐的感受性。
踏上文学之路
从旧制的茨木中学毕业后,怀揣着文学梦想的康成前往东京,进入了旧制第一高等学校(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千叶大学医学部、药学部的前身)就读文科,毕业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并在东大生创办的同人志《新思潮》发表了《招魂节一景》。毕业后,他坚持作家之路,在1924年创刊的同人志《文艺时代》上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逐渐引起了文坛注目。康成一路走来,尽管缺失了家人的关怀与庇护,却也得到了以菊池宽为首的一些文坛前辈、同好的照顾;尤其是19岁那年,在独自前往伊豆旅行时邂逅的巡回艺人们给予的淳朴的善意,更是一定程度上治愈了康成“从幼年时代便留存下来的精神上的病患”。康成的代表作之一《伊豆的舞女》正是基于这段往事创作而成的,这部小说被他当做自己“旅行小说的出发点”。
伊豆的舞女铜像
戛然而止的文豪人生
自此以后,康成未曾停下过创作之笔。他接连发表了《浅草红团》《禽兽》《末期之眼》《名人》等作品,其中更包含了后来名震世界的代表作《雪国》《古都》《千只鹤》等等。这期间,他不断斩获各种奖项,包括菊池宽奖(1944年、1958年)、日本艺术院奖(1952年)、野间文艺奖(1954年)、日本艺术文化勋章(1960年)、日本文化勋章(1961年)等。终于,在1968年,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
茨木市立川端康成文学馆
“川端先生: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这是当时康成获得的奖状题词,代表对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日本之美”的高度肯定。但是,康成的作品中除了细腻的“美”的表现,还可以窥见“孤独”与“虚无”的影子。这些看似截然相反的要素的结合,反而催生出了一种别样的韵味。
旧天城隧道
“穿越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然而——1972年4月16日,72岁的川端康成没有留下遗书,在自家公寓里吸入了大量的瓦斯后永远沉睡。他的突然自杀震惊了世界,也留下了再也无人解答的谜团。或许他仍未能脱离幼年时期便如影随形的孤独与绝望,但他留下的众多杰作仍将在文学世界中散发出永恒的光辉。
宿久庄川端康成旧居
选段
岛村觉得这次回去,暂时是不可能再到这个温泉浴场来了。雪季将至,他靠近火盆,听见了客栈主人特地拿出来的京都出产的古老铁壶发出了柔和的水沸声。铁壶上面精巧地镶嵌着银丝花鸟。水沸有二重音,听起来一近一远。而比远处水沸声稍远些的地方,仿佛不断响起微弱的小铃声。岛村把耳朵贴近铁壶,听了听那铃声。驹子在铃声不断的远处,踏着同铃声相似的细碎脚步走了过来。她那双小脚赫然映入岛村的眼帘。岛村吃了一惊,不禁暗自想到:已经到该离开这里的时候了。
——《雪国》(叶渭渠译)
(撰稿人:戈杨喆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