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成化斗彩,瓷器中的最美的那一抹斜阳

2020-06-29

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青而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并且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斗彩最早首创于明代宣德时期。而最为著名的则是成化斗彩。清代斗彩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品为佳。

一、“斗彩”一词的由来

在明、清两代瓷书中很少有“斗彩”这个术语,所能见到的只是“五彩”或“白地青花间装五色”的说法。迄今为止,成书于雍乾时期的《南窑笔记》恐怕是出现“斗彩”之说最早的一本著作。该书“彩色”一节中写到“成、正、嘉、万具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日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

明 成化窑 五彩莲塘鸳鸯盘

台北故宫藏

二、成化斗彩

成化斗彩历来被视为珍贵品种。斗彩设色丰富,彩色多透明鲜亮。成化斗彩无黑彩,而其它彩色则具有特殊的韵味:红彩多用在纹饰中以缀出星点和花朵,鲜艳耀目,为后仿者所难以企及;黄彩变化多端,娇黄、鹅黄娇嫩透明,杏黄色闪微红,蜜蜡黄稍微透亮,姜黄则色浓光弱;绿色大都透亮闪黄,而松绿则色浓闪青;紫色大多如熟葡萄,发色紫黑,或为嫩茄皮之浅紫色。作品斗彩三秋杯、斗彩婴戏杯、葡萄杯、花鸟杯等名贵一时,斗彩鸡缸杯名气最大,在万历《神宗实录》中就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历史上还有专门赞美鸡缸杯的“鸡缸歌”。清代各朝多有仿成化斗彩的伪作,庶几乱真,尤以康熙、雍正仿者最佳。

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在造型上,成化斗彩瓷器没有太高大的器物,都比较小巧玲珑,娟秀精致。一般常见的是盖罐、杯、盘、碗一类的器物,很少见到高大的瓶子。在绘画技法上,成化斗彩瓷器体现了典型的明代艺术风格,绘画上并不追求一丝不苟,而是随手画来,带有一种强烈的稚拙感。在釉上填彩也并不是很准确,彩料经常会溢出轮廓线,这一点就与后代的清雍正、乾隆时期很不一样。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龙美术馆藏

成化斗彩的装饰题材方面是比较丰富的,最多见的是各种花卉,有缠枝的、团状的各种形式的表现手法,另外成化斗彩有一种非常有名的鸡缸杯,主要是因为它的画面是山子母鸡跟山石,还有月手组成,它杯子很小,造型像一个水缸,所以叫“鸡缸杯”。这个品种前两年曾拍过,达到2900万港币一件。

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底部

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斗彩基本上是官窑器,每一件都有款。它的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六字呈双行排列,款外都带边框,有的围一双圆圈,有的围一双方框。另外一种就是“天”字款,“天”字款主要见于成化斗彩的罐上面,外面没有围边框。作为明代皇家御用的珍品,成化斗彩瓷器胎釉洁自如玉,造型精巧细致,画面随性稚朴,堪称中华瓷宝库当中的精品。

明嘉靖 斗彩灵芝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以后斗彩器的生产进入低潮,正德斗彩器虽有传世,但数量极少,仅碗、三足洗数件,以缠枝灵芝纹为典型。嘉靖朝青花五彩器兴起,斗彩瓷器的生产仍无法出现新的高潮。传世品虽较正德朝增多,但在装饰上并无新的突破,除一部分仿成化制品,另有少量本朝流行的蒜头瓶、乳丁双系炉、方形葫芦瓶等。纹样除仿成化外,本朝流行的图案为鱼藻莲池、折枝菊、八卦图等,种类不多。万历斗彩更无创新之举,传世多为仿成化的制品,纹样也仿成化,但由于胎釉淘洗精细度不同以及器物制作、烧成上的细微变化,都不可避免地留有万历朝特征。

清康熙 斗彩竹纹竹节式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三、清代斗彩

清代的斗彩瓷器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品为佳。这三朝的斗彩器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工艺精,出现了继明成化之后又一个生产斗彩器的高潮。传世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为仿成化制品,另一类为清代的流行器。清代康、雍、乾三朝仿制成化斗彩器,无论在纹样还是色彩上均能达到乱真的程度,其中尤以雍正的仿品更为逼真。清代官窑由于烧制技术提高,胎釉制作更精,纹样绘画工整有余,器型更为规整,烧成温度高,因此仿品反而没有成化斗彩器典雅、柔和、自然的神韵。

清康熙 斗彩红龙凤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朝流行的斗彩器在彩绘技法上仍承袭成化斗彩的风格,纹样采用平涂勾勒的技法而成,纹绘的色彩微微越过釉下青花的边纹向外渗透。在色彩的运用和具体施彩的工艺上有了本朝的鲜明特征。明代斗彩一般都是在白地上以釉下釉上彩拼逗而成,康熙朝在继续生产这一品种的同时,进一步创烧了黄地、洒蓝地等斗彩器,从而使康熙斗彩瓷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器型以盘、碗、杯、笔筒、壁瓶为常见,偶然也有稍大的多角形花盆、盖罐、签式碗、方盒等制品,纹样也以康熙朝流行的龙凤、莲池鸳鸯、缠枝桃、雏鸡牡丹、过枝凤、花卉果树、携琴访友等为典型。

清雍正 斗彩如意耳蒜头瓶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朝是清代斗彩瓷器烧制最成功的时期,其器皿从纹样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的工整程度均比康熙朝进步。其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传统的斗彩呈色中增加了金红,并在斗彩中融入了粉彩的渲染技法,不仅增加了色彩,而且打破了成化斗彩一件衣、花朵无阴阳向背的特点。第二,雍正的斗彩绘画较以往的更为精细,釉上的各种色彩都准确无误地填于纹样轮廓线内。

香港苏富比 2011年秋季拍卖会

清雍正 鬪彩“如日方中”高足杯

成交价15,220,000港元

玫茵堂旧藏

乾隆斗彩器具有器型变化多端、装饰华丽繁褥、色彩绚丽缤纷的特点。传世斗彩器各种器型均有,特别是高达50至70厘米的大型斗彩器尤为流行。除通体一种斗彩装饰外,乾隆的斗彩还常与五彩、粉彩、珐琅彩、黑彩等品种组合在一件器物上,这种斗彩与其他品种组合的装饰是前所未有的。除此之外,金彩在乾隆的斗彩中广为运用,金彩的流行,使乾隆斗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器型主要是盘、碗、瓶、罐、高足碗、花觚、盒等,乾隆官窑斗彩纹样大多是按朝廷送来的样稿或按圣旨要求设计的,纹样大多寓有一定的吉祥含义,以缠枝莲花、双鱼、灵芝、八吉祥等各种祥瑞物组成的寓意“吉庆有余”、“福禄财寿”、富贵大吉”等四字吉语纹样为流行。

清乾隆 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