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为敦煌画绘本

2020-06-30

陈梦楚临摹敦煌壁画。

陈梦楚供图

陈梦楚绘本中的乐乐和莫高窟九层楼。

陈梦楚供图

在敦煌莫高窟,有一只白色小狗,每天都会绕着窟区巡逻,用自己的脚丫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养它的张爷爷退休回城,把它带走了,它却自己走回20多公里外的莫高窟,从此再也不离开。

这是莫高窟“巡山大王”乐乐的故事。在“90后”插画师陈梦楚的笔下,乐乐的形象活泼可爱,而透过乐乐的视角,莫高窟的春夏秋冬,也格外美丽动人。

跨越千年的共鸣

从小喜爱美术的深圳姑娘陈梦楚,自高中起就立志成为一名插画师。从广州美术学院插画专业毕业后,她又去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深造。她曾游历国内外上百个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每到一处,她都会用自己的画笔临摹文物古迹。“这是我欣赏文物的一种方式。光是用眼睛看或者听讲解,我觉得还不够,一定要自己动手画,才能理解得更深入,感受到更多细节。”陈梦楚说。

2018年4月,陈梦楚第一次来到敦煌,这是她“打卡”中国四大石窟的最后一站。“当我走进北魏257号窟,看到《鹿王本生》壁画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巨大的震撼。我和千年前的画师,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身为插画师,陈梦楚欣赏敦煌壁画的角度,与其他人有些不同。除了关注绘画技法外,她特别留意图像和文本的关系,也就是怎样用绘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敦煌壁画主要是宗教主题,创作所依据的文本多是佛经。“同一个佛经里的故事,由不同的画师创作,会有不一样的构图和表达方式。”陈梦楚说,“比如428窟和254窟的壁画都是描绘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一个是长卷式,按故事的发展脉络画出一幅幅场景;另一个是异时同图,在同一个画幅中表现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

绘本是一种序列艺术,通常是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创作。大部分敦煌壁画也是类似的表现方式。而《鹿王本生》的构图很特别,它是从两边开始,到中心结束。“这样的构图方式非常创新、超前,艺术表现力也很好,一点都不会影响对故事的理解。”陈梦楚说,“我原来画绘本都是循规蹈矩地画,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这样富有创意,让我深受启发。”

守望敦煌的精神

自打第一次去过敦煌,陈梦楚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回到深圳后,她如饥似渴地补习有关敦煌的知识,看了大量论文、书籍、纪录片。2018年暑假,她报名参加了敦煌研究院举办的“如是敦煌”研修班。到了寒假,她又去了一次敦煌。“敦煌就像我的另一个家,我总想回家看看。”

2019年,陈梦楚从12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从2018年知道有这个项目开始,我就很想参加,为此做了近一年的准备。”为期40天的项目里,10名志愿者接受了16天高强度的培训,白天听课、进窟学习,晚上对着资料和笔记复习,为试讲做准备。熟练掌握了20多个洞窟的知识后,志愿者们正式上岗,为游客进行讲解。

对陈梦楚来说,项目期间的体验,像是“书本里看到的知识照进了现实”。历史近在眼前,仿佛可以触摸,还可以和敦煌研究院的老师们交流,表达自己对敦煌艺术的看法。

陈梦楚最难忘的是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经历。这一天,当地老百姓穿着盛装赶到莫高窟,载歌载舞,礼佛祈福。“作为志愿者,我亲历了莫高窟最热闹的一天,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仿佛唐代壁画复活了。”

而最打动她的,是前辈们守护莫高窟的故事。在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陈梦楚重温了一代代莫高窟人保护文化遗产的足迹,感受薪火相传的莫高精神。在常书鸿先生的办公室、樊锦诗先生的宿舍,听着研究院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仿佛走进了那大漠孤烟、黄沙飘舞的日日夜夜,与他们同喜同悲。“前辈们牺牲了很多,为我们铺好了路,今天的我们才能看到这么美的敦煌,在这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创作。”陈梦楚十分感慨。

和陈梦楚一起参加项目的,有大学教师、出版社编辑、知乎大V,也有跨国企业高管、旅居海外的艺术博物馆导游等。项目结束后,大家带着在敦煌期间的所学所感回归生活,继续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传播敦煌文化。

播下文化的种子

“国外很多博物馆都有绘本,但国内比较少。我想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敦煌莫高窟画一个绘本。”经过思考,陈梦楚选择小狗乐乐作为绘本的主角。

2018年4月,敦煌研究院官微“@莫高窟”发布了一条窟区降雨夹雪、暂停开放的微博,并配上小狗乐乐巡山归来满身污泥的图片。这条微博一下子火了,“莫高窟窟霸乐乐大王”也成为网红。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了乐乐被带回城后又独自走回莫高窟的故事,让无数网友动容。

“我第一次从敦煌回来就看到关于乐乐的报道,后来在莫高窟跟讲解员聊天,了解了更多乐乐的故事,我还为乐乐的小木屋画上了彩绘。这只小狗已经成为莫高窟一道独特的风景,深受游客和网友喜爱,通过它来向大众传播莫高窟的文化,我觉得比较有意思。”陈梦楚向记者讲述创作初衷。

从去年6月开始创作,历时一年,陈梦楚完成了画稿,共有40多页。她描绘了乐乐在莫高窟的快乐生活,也通过乐乐的视角,展现了莫高窟热闹的浴佛节、敦煌研究院的学术研讨会、常书鸿等前辈们种下的白杨树以及今天依然在持续的治沙工程……她在自己的微博发布了几页画作,被“@莫高窟”转发,获得网友好评。“目前正在跟出版社洽谈,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也将支持绘本出版。”陈梦楚说。

作为深圳一所国际学校的美术老师,陈梦楚去年和同事一起给孩子们编排了舞台剧《梦舞敦煌》,演绎了敦煌壁画上的3个故事。50分钟的舞台剧共有70个孩子参演,其中既有中国孩子也有外国孩子。“深圳其实和古代的敦煌相似,是一个国际化的都会。通过参与演出,孩子们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对敦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梦楚还在深圳图书馆办了几场分享会,讲述自己和敦煌的故事,介绍莫高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未来我还会继续办分享会,在更多人心中播下敦煌文化的种子。”陈梦楚告诉记者,她已经开始创作另一本敦煌主题的绘本,它是以唐代碑文为基础,讲述莫高窟的营建史和一个家族在敦煌开窟造像的故事。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