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8000年前井头山先人“手艺”咋样?跟河姆渡文化有何渊源?

2020-07-06

在井头山遗址考古工地的文物库房里,成筐成盘的出土遗物摆放着,经过先人们加工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静静地展示着8000年前的先人们“手艺”,等待后人去探索解读。

它们的主人看来还真不是我们眼里的“野蛮”人,甚至还是非常有灵气的能工巧匠……

工艺技术偏“实用范儿”

器物古朴原始

一个比巴掌还大的生蚝,先人们享用完鲜美的肉质后,物尽其用,经过巧手加工,也能成为生产生活“必备神器”。

看它的造型,已明显不同于天然贝壳的圆弧外形,这贝器已经加工成了长方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孙国平拿起一件棱角方正的贝器,它的边角已经被石头敲掉,修过、磨过,“我们判断,它可能是当时人们挖海滩上的软泥土用的,河姆渡时期有骨耜,井头山这会儿就是早期的‘贝耜’。”

此外井头山发掘中还出土了很多陶器和木器,上面还有一些简单的花纹,那当时的艺术水平如何呢?

孙国平介绍,井头山遗址出土器物的艺术表现总体上还比较简单,陶器制作还比较粗糙、简单,木器制作技艺稍高一些,但是没有留下较高艺术性的遗物,都是以实用性为主,基本上没有美观上的考虑。

井头山陶器的工艺虽然比千年后的河姆渡陶器简单得多,但绳纹、方格纹等不同纹饰已然出现,也有红、褐、黑等各种色彩,其中的炊器多数为灰黑色陶色,而用于日常装食物用的器皿有些特意添加了鲜艳、亮丽的红、黑色陶衣。

在多数陶釜上,拍印着绳纹,但专家们推测这绳纹主要是为了防止烧制时胎体开裂,在使用时以此增加受热面积,此外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工艺上,除了夹砂、夹炭外,还有夹蚌壳的,亮晶晶的,应该是把贝壳磨碎了再掺进去。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编织物)

手巧的井头山先人还将苇草编成大大小小的席、背篓等编织物,还用木栅栏围圈,可能用来临时养鱼……

孙国平拿出库房里的“明星产品”,叫“用来安装石斧的木柄”,或简单叫斧柄,他拿出一块棱角鲜明的石斧,再在从水中捞出一件长柄菜刀形木器,将石器嵌入木器上端的椭圆形卯孔,两者可以巧妙地“合二为一”,成为一把可以砍树、加工木材的利器——石斧。

另外,他又从石器堆里选出一件没有明显刃部的石锤,套进卯孔里,就组合成了一件可以敲砸的榔头。

接着,孙老师又从浸泡着各类木器的水盆里取出“7”字形木器柄,并挑出一件叫“石锛”的石器,两者捆绑在一起。他说,这是古人平整木板的工具。

而记者担心,这样组装的工具看起来不太稳固,孙老师进一步解释说:“当时组合石器和木柄的过程中,大概会在石器上端包裹一层毛皮或者麻布类织物,这样把石器塞进卯孔里就不会掉落了,大大增强了工具的效能。”孙国平说,这样的做法在农村里还能经常见到。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曾说,井头山遗址中出土了之前未见过的一些遗物,如带销钉木器、斧木柄、锛木柄毛坯等,说明8000年前木作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不可想象的程度,陶器也很先进。

当时的工艺、器物制作的技术水平、原始的艺术表现,显得古朴和原始。跟河姆渡时期相比,还相差比较大。”孙国平说,只有少量的陶器上有红衣和简单的刻画图案,显示出一定的审美需求。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花纹)

是否能直接命名“井头山文化”?

专家:还需进一步整理研究

40多年前,根据河姆渡遗址丰富的出土遗物命名了“河姆渡文化”,那么现在“井头山文化”是否也可以直接命名呢?

孙国平说,从目前向公众宣传的角度,最后直接提出“井头山文化”的名称,但从目前发掘研究情况看,对于能够代表井头山文化的器物,比如陶器等,对它们的认识还不足,修复、整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栾丰实认为,对井头山遗址文化性质的认识,是一个新的文化,还是一个类型,还需再做一些工作,进一步论证。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留根则认为,文化性质上,井头山陶器自身特点比较明显,与河姆渡有联系,但跟河姆渡差异大,与跨湖桥文化更接近,其中的短颈鸡冠耳陶釜是其最大特色,“再开展一些调查工作,或可以单独称为‘井头山文化’。”

关于井头山遗址的文化性质,大家比较一致认为,井头山出土遗存整理工作之后再来看更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认为,从井头山到河姆渡的1000年,咸水环境变成了淡水环境,是一个沧海桑田式的变化。这个环境和文化共同演进过程,非常值得探索。

在井头山遗址,陶片和贝壳同时出土,不仅河姆渡、田螺山没有,整个长三角地区也从来没有发现过。

孙国平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整理后,能够总结梳理清楚井头山遗址的文化特性时,也许可以直接命名为“井头山文化”。

井头山或为河姆渡文化的前身

有共性,又有自身典型性

河姆渡文化,开启了适应中国南方湿热环境的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的湿地文化景观,以不同载体和表现形式反映太阳(太阳鸟)为核心的早期崇拜。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改写了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编织物)

那河姆渡文化来自哪里?这是考古工作者,尤其是孙国平,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井头山遗址先民生业方式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和狩猎,以及早期稻作农业,文化面貌、内涵特征与河姆渡文化区别明显,却与河姆渡文化来源密切相关,两者间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渊源?

(考古工作者在井头山遗址内找到了少量的碳化米。)

山东大学栾丰实教授认为,头山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有共性,但自身有典型个性。

赵辉教授认为,通过对比井头山海洋采集经济特征和河姆渡淡水环境采集食物加成熟稻作农业特征,能够明显区分两个不同时期的文明状态,但是在不同特征中,又体现了趋同性,“根据现有情况推测,井头山很有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前身。

在井头山,考古工作者们开启了一段古今对话,一场寻根之旅早已开始,人们缓步走进历史的深处,追寻我们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的起源,梳理起文化脉络。也许,随着考古发掘研究的深入,一切终将寻到答案。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