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里的核雕是什么样的?小小核桃,方寸之间显大千世界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完核桃、杏子之后,大多会直接把吃剩的核扔了。然而我们的先人,则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它们的纹路和自己的奇思妙想,把它们精美的工艺品。
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明代魏学洢写的《核舟记》,文章讲述了一个名叫王叔远的精湛技艺。他能在一颗不足1寸的桃核上宫殿、器物、人物以及鸟兽木石等。而他送给魏学洢一只苏轼泛游赤壁的核舟,充满了豪迈旷达的意境。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种核雕技艺,在只有几厘米大小的核上,被手艺人精雕细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不仅桃核展现出来的景象让人赞叹,就连手艺人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同样让人叹服。另外,这种核雕工艺和织锦、制陶等传统民间工艺一样,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核雕产生于何时,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而利用桃核等果核类来雕琢,属于微型雕刻艺术。关于微型雕刻的技艺,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上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因雕刻技艺精湛而得到极好待遇,“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荆棘之端为母猴。燕王悦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文献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清秘藏》,记载了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匠人,“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明朝天启年间,核雕之风盛行,从帝王到士大夫,都极为喜爱这种小型的雕刻品。而明代核雕工艺的兴盛,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技艺精湛的民间手工艺人,上面提到的王叔远,就是其中的一位。
由他创作的核雕“东坡夜游赤壁”之舟,精妙传神。而明人魏学洢在得到他送的那只核舟后,为他的技艺折服,就写了《核舟记》。后来这篇文被收入《虞初新志》,得到广泛流传。核雕工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东坡夜游赤壁”之舟,也成为后世核雕的典范之作。
到了清代,核雕技艺更加厉害。乾隆年间,核雕手艺人陈祖章,因为技艺高超,被人称为“鬼工”,有“穷极工巧之能事”。陈祖章的代表作是“东坡夜游赤壁”核舟,舟上共有八人。人物的形象刻画精致,舟底还刻有《赤壁赋》全文。
而到了近现代,核雕则是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国外,在馈赠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就有核雕作品。其雕刻人是光绪年间出生的核雕艺人,名叫都兰桂,由他雕刻的作品都是精品。1957年,原苏联领导人访华,都桂兰再次出马雕刻,其作品作为礼品送给该领导人。
在细小米粒上刻字,其技艺就已经让今人赞叹不已。殊不知从古流传下来的核雕工艺更是技高一筹,可以在方寸大小之间,雕琢出亭台楼阁、山川河流、虫鱼鸟兽等。可以说,核雕虽小,却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是凝聚匠人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
转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