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三伏天来了,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2020-07-24

三伏天来了,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第一,饮食避暑。饮食避暑,即利用冰块制成消暑食物,食用后可祛暑。在古代,夏天冰块主要来自冬天的贮藏,到了夏天,人们就会从冰窖里取出冰块,利用冰块制作成各种精美的冰食、冷饮,这些冰冰凉凉的食物,可谓是炎炎夏日祛暑的不二神器。早在春秋时期,宴席上的达官贵人就有机会享用到冰镇米酒,甚至还利用冰块制成冰鉴,冰鉴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冰箱,可以冷藏食物。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冰块的平民化,冷饮冰食的种类日益繁多,甚至在北宋的大街上,还出现了许多冷饮专卖店和冰食专卖店。可以说,在古代,冷饮、冰食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避暑利器。即便买不起冰,民间的百姓也懂得了“浮瓜沉李”,将西瓜、李子之类的水果浸在水里降温食用。

因此,古人避暑的第一大妙招,就是食用冰冰凉凉的冷饮冰食,以达到祛暑的效果。

第二,建筑。现代避暑,最理想的选择是待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比如空调房,而古人也是如此,虽说古代没有空调房,但古人却有许多降低房间温度的方法,例如,唐代皇宫中的清凉殿。清凉殿里,以石头为床,在玉盘之中放置冰块,由专人在旁边对着冰块扇风,将凉气散开,整个屋子就会像下过霜一样凉快。但这种避暑方法很是奢侈,享用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来说,在屋子里挖一口深井,通过井口和屋内的空气流通,也可以略微降低室内温度。此外,有的房子本身就带有冰窖,冰窖上留有一个小孔,和庭院相通,夏天只需要打开小孔,整个屋子将十分凉爽。

因此,古人避暑的第二大妙招,就是降低室内温度,只是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略有差异。

第三,服装。以服装避暑,方法有二,一是减少穿衣数量,二是穿材质轻薄的衣服。在魏晋之前,男子也和现代人一样喜欢打赤膊,而女性则喜欢穿胫衣(裤子的雏形,只有裤管,没有裤裆),通过减少穿衣数量,或多或少可以降低体表温度,进而达到避暑的目的,唐代还有类似现代短袖装的半臂装。以服装避暑的另一妙招是穿材质轻薄的衣服,比如富人穿薄如蝉翼的丝绸衫,穷人则穿透气的麻衣。

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许多祛暑神器,比如前文提及的冰鉴,还有竹夫人,竹夫人是由竹篾编制而成的,呈圆心状,中间空心,四周有竹编网眼,夏天睡觉的时候抱着竹夫人,清凉吸热、舒适凉爽。再有就是枕头,比如表面冰凉清爽的玉枕、瓷枕,都能降温安眠。

转自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