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鸣而冬至止,《诗经》里的小鸟,竟是掌管夏至的官名?
七十二候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季节之神的安排真是奇妙,在中国传统的干支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是午月(五月)的起始,也就是夏季的中间月份——仲夏的开端。
芒种次候,也就是仲夏时节的来临。夏至是中国最早的重要节气之一,被看作是进入仲夏的标志。跨进了仲夏。于是天热起来了,雨多起来了。南中国进入了梅雨季节。萤火虫开始出现了,《诗经》里的小鸟——伯劳也开始鸣啾起来。劳燕分飞的劳字,指的便是它。
七月鸣鵙
芒种二候“鵙(jú)始鸣”是七十二候中的第二十六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曰:“二侯鵙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翱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伯劳在古籍中有多个名字。《易·通卦验》解释博劳,夏至感应阴气而开始鸣叫,冬至而止。伯劳也叫鵙(jú音橘)。《礼·月令》上说:仲夏之月,鵙始鸣。《诗·豳风》有歌曰:七月鸣鵙。说的是:伯劳在七月仍在鸣叫。
古人以物候辨识天气与季节,伯劳的“夏至鸣而冬至止”的特性,成了天然时钟。据中国历史记载,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五帝时,帝少昊,曾以鸟名设官职,所设掌管冬夏至的官伯赵氏,就是伯劳(《左传·昭公十七年》)。
伯劳的神话故事
我们读过《初学记》的知道,里面有一个故事:“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听其后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
尹吉甫听信后妻不实之词,放逐自己儿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长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伤的诗,尹吉甫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
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啾啾而鸣,声音甚是悲凉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动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刚讲完这只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到家以后鸟又停在井上对屋哀鸣,而尹吉甫假装要射鸟,拿起弓箭就将继室射杀了,以安慰伯奇。
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劳燕分飞”的劳,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它的鸣声局促尖锐,声声是别春之离愁。当然,伯劳初啭月微明,亦是仲夏夜寻梦的美丽诗意。芒种,地面阳热已满,气血旺于心经,心火旺盛。容易心火亢盛,从而心烦、心悸、失眠、多梦。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