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读了这三首诗词,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两个字

2020-08-11

《菜根谭》里有这样一句话“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累,是因为背负了太多东西。

我们都是俗人,无法像佛家所言“四大皆空”,但是我们可以修炼一颗淡泊心。

放下是一种解脱,看淡是一种洒脱。

走过时光的平平仄仄,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过往,好的,坏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人生很短,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纠结、执着,凡事看淡一点,便会豁然开朗。

1.看淡生死: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这一句出自李白的五言古诗《拟古十二首》。

李白的这一组诗和《古诗十九首》颇为相似,有表达相思离别之苦的,例如“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有抒发怀才不遇的,“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相比《古诗十九首》李白的这组诗,又多了几分豪放与潇洒。

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九首,应该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时的他经历了赐金放还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变故,对于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活着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过客,逝去的人则是回返虚无的归人罢了。

人生苦短,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曾为此叹息。

月宫中的嫦娥虽获得了永生,可是千万年来,陪伴她的只有捣药的白兔。

岁月无尽,寂寞无边,再漫长的生命又有什么欢乐可言呢?

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到最后也不过一句“俱往矣”,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就像《古诗十九首》中所言“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2.看淡名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这一句出自苏轼的《满庭芳》。

这首词大概写于1086,在他离开黄州之后。

1085年哲宗皇帝继位,苏轼受召还朝,担任礼部郎中一职,后来又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等,这段时间算是他政治生涯的“东山再起”。

然而好景不长,他因看不惯旧党尽废新法,拼命打压改革派,而饱受非议。

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容不下他。

如果说被贬黄州时,他还心有不甘,对仕途仍抱有幻想,那么经历了此次的复出后,他对于官场、功名算是真正看淡,放下了。

所以他在这首词的开头才会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费尽心机的呢?名利得失皆有定数,不过一场虚幻罢了。

人生在世,难免失望惆怅,何必将时间浪费在求不得的功名利禄中呢?

不如抛开束缚,放下名利,对着清风皓月,饮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看淡了名利,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和宁静。

3.看淡悲欢: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这一句出自王国维的《采桑子》。

近现代也有不少人写诗填词,但是真正能得宋词风韵的也就王国维一人罢了,这主要归功于他对宋词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所撰写的《人间词话》是词论界最有价值,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他的名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比起绝大多数的宋词也不遑多让。

这首《采桑子》写于1905年,于无奈中看透人生的悲欢。

在他看来,人生就像风中翩翩起舞的飞絮,悲伤也好,欢喜也罢,最后都化作点点浮萍随水而去。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执着于悲欢呢?

就像陶渊明所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读了这三首诗词,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两个字:看淡。

看淡生死,看淡名利,看淡悲欢。

世间浮华皆如梦,淡看浮云是福人。

生命匆匆,放下了执念,看淡一切,才能心宽如海,风轻日暖。

余生做一个淡泊的人,处繁华中守住本真,于纷芜中静养心性,在流年里等待花开。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