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围观!晋江这件国宝来自唐朝,形似中秋状元饼,背后有大乾坤!

2020-08-25

今天介绍的这件唐越窑青釉刻划牡丹纹盖盒

是1987年的时候

由公安机关移交到晋江市博物馆的

在介绍这件国宝之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基本信息

01

功能探究

第一次看到这件盖盒的时候,并不是真容,而是图册里面的图片,当时小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当看到盖盒真面目的时候,对它的猜想,小编就没断过。它的造型是扁圆柱形的,盖与盒身子母口扣合,平底,整个看起来就像是现在中秋博饼时的状元饼,那么在古代,这件盖盒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原来在古代,作为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品,它的用途很广,具体用在哪里,取决于它的主人。可以用来装糖果蜜饯,可以用来装香料、化妆品,也可以用来放首饰等等,只要能装得下,它都会毫不客气地“笑纳”。

02

主人身份和社会审美取向探究

这件盖盒,它身上刻划的牡丹纹装饰,特别引人注目。大家都知道牡丹是花中之王,而且是我国的国花,被誉为富贵花,代表着幸福美好、吉祥如意。再加上如意云纹的边饰,这件盖盒的主人身份便大致可以推断出来了。

从现代人的使用习惯来讲,在选择像盖盒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时,一般都是挑选小巧玲珑型,方便携带和使用的用具,直径通常都是在7到8厘米之间。那么在唐代,越窑为什么会制作直径达15.5厘米大的盖盒呢?

纵观历史,唐朝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主要针对的是女性形象,而这种审美取向又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比如唐朝都城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都是骠满臀圆的;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浑厚,所以如此大的盖盒,也在情理之中。

03

制作技艺探究

在我国烧瓷历史上,越窑是最早的瓷窑之一,它的青瓷制作技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作为越窑烧制的这件盖盒,它身上所体现的是唐代越窑青瓷的制作技艺。在盖盒底部,有几个“松子”状的泥点痕迹,这正是在唐代越窑使用匣钵这种先进的窑具所留下来的。

匣钵是一种在窑内辅助陶瓷烧成的工具,主要起间隔陶瓷器,使其表面不受窑顶落渣及烟灰污染的作用,既可以改善器物烧成的条件,又可以充分利用窑炉内的空间,大大增加了窑炉的装烧量,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还提升了产量。

04

磁灶窑与越窑的联系

2002年5月至9月,考古工作队对磁灶窑系的金交椅山窑址进行全面勘探和挖掘,发掘出大量的青釉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是当时考古工作队的领队,他从出土器物的基本造型和风格中发现,它们与同时期越窑生产的同类型器物相似,尤其是浙江慈溪上林湖一带的。两地相隔千里之遥,越窑的青瓷制作技艺是通过什么渠道传到磁灶窑的?

栗建安认为,磁灶窑的青瓷制作技艺没有达到越窑的整体水平,所以在青瓷的制作过程中,磁灶窑会不断吸收周边先进的技术,同时也通过瓷器产品和窑工之间的交流,带来越窑先进的制作技艺,从而影响到磁灶窑的生产。

其实这种现象现在也存在,所谓跟着时代潮流走,永远都不会落伍。

05

国宝扫盲时间·馆藏文物从哪来

06

拍摄花絮

每一次探索,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震撼。怀着对国宝的憧憬,《老闽南》节目组从一而终,为大家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文物工作者看似平淡却意义非凡的工作经历。为了展示文物的不同角度,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每一次拍摄,我们都是在这个“小黑屋”中“闭关修炼”。这是一段特殊而珍贵的旅程!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