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菊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花卉,而且,兰荷菊梅也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每到秋来,赏菊的人,不在少数。可是,要是给人送花,会有人提醒你,一般不要给人送菊花。为什么赏菊流行,却不能给人赠送菊花。这里,其实就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赏菊,遵循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给人赠送鲜花,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要遵守西的文化礼仪。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是高洁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菊则象征着悲哀和痛苦,一般是在丧礼上才用菊花。
寒秋中傲霜挺立、一枝独秀的菊花,在人们的眼中成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高洁傲岸的节操、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的象征。秋菊恬淡高洁的品质,清丽冷艳的形象,向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到秋瑾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秋菊一直是文人墨客赞美歌咏的对象,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篇。
当然,赏菊的深入人心,可能与陶渊明对菊的喜欢与歌颂有关。“一自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至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这两句诗,准确地道出了菊花的命运。虽说从屈原开始菊花就已见诸文人雅士的诗文之中,但只有从东晋陶渊明开始,菊花才被赋予了高洁坚贞的文化品质。
可以说,真正确立菊花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形成独具特色的菊文化,陶渊明当属首功。陶渊明一生爱菊,创作了众多颂菊名篇,其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就赞美了秋菊坚贞傲岸的节操。陶渊明不仅爱菊,并且常常以菊自喻,以菊明志:“秋菊有佳色,衰露辍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他辞官隐居后曾在《饮酒》一诗中吟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生动地呈现了一派恬淡安详的归隐之风。
自陶渊明以后,咏菊诗篇便层出不穷。特别是秋菊怒放之时,恰逢重阳佳节,赏菊便成为重阳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重阳赏菊的诗篇更是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形质兼美的秋菊点缀了一部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学史。
秋菊凌霜不凋的坚贞品质向来为注重气节操守的文人士大夫所嘉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就曾在诗中赞美菊花:“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他在另一首《晚菊》中云:“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诗中将寒秋中凋敝的蒲柳与绽放的菊花两相对照,颂扬了菊花如同志士一般高洁无畏的品质。南宋灭亡后,爱国诗人郑思肖也曾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坚贞节操,显示自己特立独行,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民族气节。
人的处境不同,心境各异,对寒秋中开放的菊花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唐诗人元稹《菊花》诗云:“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将自己的爱菊之情与陶渊明相提并论,有表明自己高洁情怀的意旨,不过诗中在表达爱菊之情的同时,也隐隐流露出一丝无奈。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题菊花》诗中直接为秋菊鸣不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而他在另一首《不第后赋菊》则借菊明志,表达了他敢于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豪气中难掩粗野之气。
至于西方国家为什么会有对菊花的禁忌,自然也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兼容并包,应该是可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