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坚”“清”“情”——由三首诗窥探郑板桥的为官之德

Image 2020-09-17

竹子

《毛诗序》有语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人们内心情感意志的一种表达方式,能从不同层面形象生动地反映诗人的志趣、思想和情感。近日,偶读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三首诗歌,品其文字,如沐春风;思其志趣,魅力无穷。诗歌虽然简短,却无不折射出他高尚的官德。于是,结合郑板桥的生平及为官经历,仔细品味体悟他所秉承的行为规范和处事准则,从中窥探他的“三字”为官之德:立场、信念、意志之“坚”,为官、为事、为人之“清”,爱民、忧民、惠民之“情”。

为官之德一: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的这首《竹石》是典型的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描写赞美生长于“破岩”中的竹子那顽强的生命力,形象表达了自己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而这种乐观坚定也正是郑板桥优良官德的一种具体表现。

立场之坚。不同的立场体现了一个人为官的不同态度、追求以及价值取向。要评价一名官员的官德如何,就不能不看他是站在何种立场,是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还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是造福百姓,还是以权谋私?立场不同,官德迥异。郑板桥出身下层,家世清贫,从小生活在劳动人民中,童年时期经历了磨难凄苦,饱尝人间辛酸。可以说,他的命运牢牢地与劳动人民绑在了一起,这也决定了他日后为官时的坚定的立场:为老百姓谋福祉。他一生都十分重视以农夫为代表劳动人民,认为他们“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即使是他的画作,也是“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这种坚定明确的立场正是他能够坚守廉洁奉公的根基所在。

信念之坚。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素养。郑板桥的一生可谓坎坷起伏,经历了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三大不幸,身居官场更是感觉宦海沉浮、步履维艰。虽然因世道不公,生活几度陷入困窘,也看透世情,但他凭借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非但没有消除儒家入世的积极人生观,而且下定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辞源》对“官”字作出解释:“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郑板桥正是把“为国治事”当作人生的信念与追求,因此,他不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立志兼济天下。诗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句便是他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和奋发有为的豪情壮志的生动写照。

毅力之坚。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尤其是作为一名肩负重任的官员,必须要有坚毅执著的品格和敢于担当的态度,才能做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造福一方百姓。郑板桥刚从范县到潍县做官时,正值严重旱灾。面对赤地千里、草木枯槁、颗粒无收的局面,他并没有畏惧退缩,而是采取了“捐廉代输”、开仓赈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虽然之后疫、卤、旱、涝等灾害交替发生,但由于郑板桥抗灾救灾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才使得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潍县人民最终度过了难关。

竹子2

为官之德二: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被大雪覆盖的远山、晴空中的几朵淡云、带着寒气的日光、枝条凝冻的梅花,种种意象无不给人一种清冷、高洁之感。郑板桥的这首题为《山中雪后》的七言绝句,不是简单地写景状物,而是他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的真切感慨,也表现了自己清高坚韧和洁身自好的品格修养。

清廉为官。“公生明,廉生威。”一个身居官职的人,手中比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权力。若是他将这权力视作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责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那么他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好官。相反,若是他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为己谋私的手段,欺压民众,强取豪夺,那么他就是老百姓眼中的贪官、坏官。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是爱戴清官,痛恨贪官。郑板桥从五十岁“天命”之年开始,先后在范县、潍县当了十几年的县官。其间,他廉洁奉公,励精图治,坦坦荡荡,显示出能员廉吏的清廉风范。可悲的是,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最终却以“莫须有”的贪污罚金款的罪名罢官,回乡时连人带家当只用了三条毛驴,一头自己乘坐,一头驮书,一头由僮仆乘坐引路,足见他清廉之德。

清正为事。要当一名好官,不仅要做到廉洁,还要做到清正。孔子在解答季康子关于“政”的提问时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指出为政者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端正品行。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坚持清正为事。他的正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刚正不阿。郑板桥到潍县上任时正值潍县遭遇自然灾害,当时的地方官吏为求升迁,故意匿灾不报,但他却全然不顾触犯上司忌讳,多次辗转向朝廷如实上报灾情,最终才引起朝廷的重视,派专人督办救灾事宜。灾情过后,众官在省城趵突泉聚会,席间有上司让郑板桥吟诗。面对这些发灾难财的贪官污吏,郑板桥没有阿谀奉承,而是吟出“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识清泉”的句子,暗讽当时官场的污浊。这正是郑板桥刚正不阿的表现。二是公平公正。郑板桥任知县期间,不畏惧富商和权势,断案处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畏。

清雅为人。郑板桥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不仅仅表现在他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政绩,还着重表现在他高雅的艺术追求。他的诗词脍炙人口,书画雅俗共赏,以实践推动了“扬州画派”的创立和发展,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他罢官回到扬州后的一次文人集会上,“扬州八怪”之一李葂撰写了一副对联赠予他:“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既道出了郑板桥的宦海生涯,又高度概括了他在诗文、书法、绘画方面卓越超群的艺术造诣。或许,也正是因为郑板桥有如此高雅的追求,才使他避免了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成为当时官场宦海的一泓清流。

竹子3

为官之德三: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题为《潍县暑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所作。他把竹叶萧萧作响之声比作老百姓疾苦之声,流露出对百姓的深切关爱,表达了他心系百姓的深厚情怀。《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的思想,都强调要把老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注重对民众的关爱与呵护。郑板桥之所以能够受到民众的认可和信任,正是由于他那爱民如子、忧民如己、惠民如亲的大爱之情,让他实现了突破小我与小家、实现大我与大家的追求与跨越。

爱民如子的深情。古人讲:“抱公绝私,是为率职。”身为父母官,就应当舍弃私利,谋求公利,全心全意为国为民,而爱民如子的情怀则是其源泉和动力。郑板桥自幼深受勤劳淳朴的劳动人民的哺育,得到善良率真民风的滋润,在幼小的心田早已埋下了亲民爱民的种子,立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劳动人民。他在范县任知县时,深感当地有古朴之风,但条件贫穷落后,就一心想治理好范县,做到勤政为民。为此,他常常不坐轿子,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有时候还自我反省,认为百姓贫苦是自己这个父母官没有当好,并因此惭愧自责。正是对老百姓的真情厚爱,让他在四年任职时间里取得了良好政绩,赢得了老百姓广泛赞誉。

忧民如己的温情。懂得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无时无刻不忧其所忧,急其所急,是一个好官的重要表现。郑板桥把民众的忧愁视为自己的忧愁,能够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这种忧民的思想和情感集中表现在他的一封家书《范县暑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他打破“士农工商”的排序,把农民视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而将自己这样的士人排在农、工、商之后,抨击当时的读书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摄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的乱象。他把农工商士四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客观的分析评价,彰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思想,也正体现了他忧民如己的温情。

惠民如亲的热情。好官的口碑并不是自己用嘴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为老百姓办实事干出来的。一个好官,必定将民众视同自己的亲人,同舟共济、休戚与共,做到为民务实。无论是在范县还是在潍县为官,郑板桥都展露出了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官德,真正顺应民意,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用心做了许多惠民实事。特别是在潍县抗灾救灾过程中,他不是单纯等靠要,而是着眼长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修建了潍县城墙等一些惠及民众的公共设施。在修建过程中,他自己带头出钱修建了六十尺,后来又加钱修了二十尺。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历时三个月,潍县城墙终于修好。这是郑板桥惠民如亲,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有力见证。

古语讲“为政以德”“以吏为师”,强调做官者要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用优良的官德去引导、教育和感化老百姓。可见,一名官员德行的好坏,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民心向背,影响社会大局。时代不同,对官德的界定和标准也会有所差异,但总会有一部分优良的官德被人们传承、弘扬。郑板桥所处的封建时代存在着各种社会弊端,虽然他坚守着自己高贵的品格,但也难免四处碰壁。即使如此,他也从未自暴自弃,而是逐渐总结出了独有的人生哲学:“难得糊涂”。他的糊涂是“由聪明而转入糊涂”的大智慧,在大是大非面前仍然坚持做到立场坚定,以为民之心、务实之举、清廉之行,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也给予后人以良好示范和深刻启迪。当今的为官者,更当以积极的姿态,取其精华,传其精要,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学习、推崇郑板桥官德的初衷所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